[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管用连接器及增加连接强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20028.1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欣;雷兰祥;刘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管用 连接器 增加 连接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管用连接器及增加连接强度的方法。属于油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油田连续管作业时,将工具与连续管进行连接的一种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续管连接器,主要有紧定螺钉连接器,内卡瓦连接器、外卡瓦连接器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紧定螺钉连接器和内卡瓦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由单一的紧定螺钉或单一卡瓦决定,其连接强度值有限并远小于连续管本体的强度;外卡连接器由紧定螺钉及卡瓦双重作用增加了工具在井下的可靠性,但现场操作因紧定螺钉的攻槽而增加操作的烦琐性,攻槽的程度影响了连接强度,给作业带来了不稳定性;双卡瓦连接器可由两个卡瓦的双重作用增加工具在井下的可靠性和工作强度,同时避免了现场的攻槽造扣作业带来的不便,安装更方便、简洁、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管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连续管作业中井下工具的链接。双卡瓦连接器是通过双卡瓦共同作用,将井下工具与连续管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工具。发明目的:
1、用于解决连续管井下作业工具的连接;
2、可承受较大拉力;
3、可承受较大内压力。
一种连续管连接器,由上接头、上卡瓦、中间短节、下卡瓦、O型圈、下接头组成;上接头内圆面有螺纹孔,内孔有卡瓦的缩颈台阶面;上卡瓦、下卡瓦有缩颈台阶面;中间短节的内孔有下卡瓦的缩颈台阶面;下接头内孔有两个O型圈,O型圈密封连续管和下接头的连接;下接头内孔有两个密封圈,下接头外圆面靠近外接螺纹处有一个密封圈。
一种连续管用连接器的增加连接强度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先将上接头、上卡瓦、中间短、下卡瓦先后插入连续管中,下接头装完O形圈后插入连续管,直至连续管通过两个密封O型圈;下移下卡瓦、中间短节和下接头连接,中间短节的缩颈使下卡瓦收缩并咬紧连续管;再下移上卡瓦、上接头连接到中间短节上;上接头的缩颈使上卡瓦收缩并咬紧连续管;当连续管和工具之间受力时,卡瓦和连续管外壁之间的卡紧力可促使下卡瓦沿中间短节的缩颈上移,促使下卡瓦牙镶入管壁更深,下卡瓦齿咬连续管外壁也更紧;当外力超出下卡瓦的咬合力时,上卡瓦沿上接头的缩颈上移,促使上卡瓦牙镶入管壁更深,上卡瓦齿咬连续管外壁也更紧;进而使上卡瓦咬紧连续管外壁,双卡瓦的双重卡紧作用提升了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达到加大连接强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用双卡瓦的双重连接方式,大大增加了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2、采用上接头、中间短节的锥形设计,使卡瓦受力后收缩,可承受20吨以上拉力;
3、采用橡胶密封圈,使连接处可承受50MPa内压力;
4、工具的内孔径与连续管内径相同,不产生截流现象;
5、卡瓦可更换,同时能传递扭矩;
6、安装简单、方便、可靠,单人即可完成安装。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管连接器,主要由上接头1、上卡瓦2、中间短节3、下卡瓦4、O型圈5、下接头6组成。上接头1内圆面有螺纹孔,内孔有卡瓦的缩颈台阶面;上卡瓦2、下卡瓦4有缩颈台阶面;中间短节3的内孔有下卡瓦4的缩颈台阶面下;下接头6内孔有两个O型圈5,密封连续管和下接头的连接;下接头6外圆面靠近外接螺纹处有一个密封圈7,起到外卡连接器与其它井下工具的连接密封。
一种连续管用连接器及增加连接强度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空心杆洗井的方法
- 下一篇:输电线路岩石锚杆钻机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