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9922.7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立;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立;李旭 |
主分类号: | A43B3/24 | 分类号: | A43B3/24;A43B9/00;A4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便于 更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可以用拉链或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松紧带或拉绳或胶粘等,也可把以上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使鞋的表面便于拆解与拼装,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
背景技术
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人们追求时尚表现自我的一部分。一般鞋做好后颜色就已成定型了,无法改变。很多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因鞋有局部瑕疵,不好及时更换和处理好局部,不能满足更多人们需求,只好暂时放弃。目前文献没有一款鞋能克服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可以用拉链或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松紧带或拉绳或胶粘等,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本鞋结构简单,能使鞋的表面便于拆解与拼装,能满足更多人们需求
【1】本发明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其包括;鞋面内层和鞋面外层和鞋底,是能使鞋面外层便于更换的鞋,其特征是;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和鞋底上分别设置有拉链或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松紧带或拉绳或胶粘等使其相互连接。
本发明,其特证是;鞋面外层上部鞋口处和鞋面内层上部鞋口处分别设置有拉链或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松紧带或拉绳或胶粘等使其相互连接。
本发明,其特证是;鞋面内层下部环周处和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分别设置有拉链或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松紧带或拉绳或胶粘等使其相互连接。
【2】本发明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其包括;鞋面内层和鞋面外层和鞋底,是能使鞋面外层便于更换的鞋,其特征是;鞋面外层上部鞋口处和鞋面内层上部鞋口处之间,分别设置有拉链和子母扣和按扣和魔术扣和扣眼合扣子连接法和连接带和松紧带和拉绳和胶粘等,把以上的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使其相互连接。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和鞋底之间,分别设置有拉链和子母扣和按扣和魔术扣和扣眼合扣子连接法和连接带和松紧带和拉绳和胶粘等,把以上的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使其相互连接。
【3】本发明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其包括;鞋面内层和鞋面外层和鞋底,是能使鞋面外层便于更换的鞋,其特征是;用胶粘分别设置在鞋面外层的里面鞋面上和鞋面内层的外面鞋面上的位置上,只需粘合,使鞋面外层和鞋面内层连接在一起。
【4】本发明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其包括;鞋面内层和鞋面外层和鞋底,是能使鞋面外层便于更换的鞋,其特征是;在鞋底环周外侧面设置有凹槽,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和鞋底凹槽之间,分别设置有子母扣或按扣或魔术扣或扣眼和扣子连接法或连接带或胶粘等,使其相互连接。
本发明,其特征是;在鞋底环周外侧面设置有凹槽,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分别设置有松紧带或拉绳等,用松紧带或拉绳等固定在鞋底环周外侧面凹槽中,使其相互连接。
本发明,其特征是;在鞋底环周外侧面设置有凹槽,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分别设置有按扣和松紧带和拉绳和胶粘和魔术扣,把以上的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固定在鞋底环周外侧面凹槽中,使其相互连接。
本发明是一种使鞋的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鞋的结构简单,能使鞋便于局部拆解与拼装,使鞋的表面便于调换,能满足不同人群追求和各种不同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图1是本发明鞋面外层结构示意图。
【2】图2是本发明鞋面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3】图3是本发明鞋面上的胶粘示意图。
【4】图4是本发明鞋底凹槽结构示意图。
【5】图5本发明是鞋表面能便于更换的鞋的结构示意图。
1--拉链 2--鞋底 3--胶粘 4--鞋面内层
5--鞋面外层下部环周处拉链 6--鞋底凹槽 7--鞋面外层鞋口拉链
8--鞋面内层鞋口拉链 9--鞋面外层 10--鞋底上的拉链
11--鞋面内层下部环周处拉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立;李旭,未经李长立;李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站蒸发器水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下一篇:浓缩锅冷却水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