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19754.1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静;韩东成;杨益明;淳林;刘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葡萄糖 氧化酶 电极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1.一种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3或者步骤1~4:
1)醋酸纤维素溶解于体积比为1:1的环己酮和丙酮的混合液中,得到1%~5%的无色醋酸纤维素成膜液,并将得到的成膜液均匀平铺在玻璃平板表面,待在空气中晾干即得一层醋酸纤维素薄膜;
2)配制含60mmol/L丁二酸、0.2mmol/L EDTA·Na2、1.5%戊二醛、20~60mg/ml葡萄糖氧化酶(GOD)和20~50mg/ml海藻糖的溶液;
3)将步骤2)配制的溶液滴加到步骤1)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薄膜表面得到单层葡萄糖氧化酶膜,并将第一层聚碳酸酯膜贴合在单层葡萄糖氧化酶膜上,将多余溶液挤出,晾干后即得双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
4)将含50~120mg/ml牛血清白蛋白和0.2~0.5%戊二醛的混合物滴加至步骤3)制得的双层葡萄糖氧化酶膜的第一层聚碳酸酯膜上得到带有混合物的双层葡萄糖氧化酶膜,用第二层聚碳酸酯膜贴合在带有混合物的双层葡萄糖氧化酶膜上,并将多余溶液挤出,晾干后即得三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醋酸纤维素薄膜厚度为2~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层聚碳酸酯膜的孔径为15~50nm、厚度为2~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二层聚碳酸酯膜的孔径为50~100nm、厚度为4~10μm。
5.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为双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或者三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包括醋酸纤维素薄膜和第一层聚碳酸酯膜,其中,醋酸纤维素薄膜和第一层聚碳酸酯膜中间夹附葡萄糖氧化酶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包括醋酸纤维素薄膜、第一层聚碳酸酯膜和第二层聚碳酸酯膜,其中,醋酸纤维素薄膜和第一层聚碳酸酯膜中间夹附葡萄糖氧化酶层,第一层聚碳酸酯膜和第二层聚碳酸酯膜中间夹附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7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门即灯亮的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铁屏蔽门的LED警示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