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连续补气的空气锤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9092.8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广;李春;邱云凤;沈冬琴;卢燕;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威仕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7/24 | 分类号: | B21J7/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补气 空气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锤,属于锻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空气锤作为一种自由锻造设备,由于其广泛的工艺适应性、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能耗低、操作灵活、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等优点,一直深受锻造企业的青睐。
而市面上现有的空气锤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活塞由下死点向上死点上行的过程中,活塞下腔的气体被抽真空,1)活塞上行承受较大的气体负压作用力,而空气锤的打击频率一般在800-1000次/分钟,所以,在高频率、大负压作用力作用条件下,活塞易疲劳断裂;2)活塞上行承受较大的气体负压作用力,耗用了大量的能量,且这部分能量的消耗,纯属无用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空气锤在活塞由下死点向上死点上行过程中,活塞下腔从大气中可连续补充气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续补气的空气锤。
本发明的可连续补气的空气锤,包括连杆(1)、设在连杆(1)外部的活塞导程(2)、设在活塞导程(2)上方的活塞杆部补气孔(3)、设在活塞杆部补气孔(3)上方的活塞下腔(4)、设在活塞导程(2)内部的活塞(5)、设在活塞下腔(4)上方的活塞上腔(6)、设在空气锤上部的上阀(7)、设在上阀(7)一侧的锤杆上腔(8)、设在上阀(7)下方的废气腔(9)、设在废气腔(9)下方的中气腔(10)、设在中气腔(10)下方的下阀(11)、设在锤杆上腔(8)下方内部的锤杆(13)、设在锤杆(13)下方的锤杆下腔(12)、设在中气腔(10)一侧的中阀(14)、设在中气腔(10)另一侧的止回阀下气道(15)、止回阀套(16)、止回阀(17)及第一弹簧(18)、设在废气腔(9)一侧的止回阀上气道(19)和设在中阀(14)上的中阀主口(20),所述的中阀(14)上设有单向阀(22),所述的单向阀(22)上设有单向阀补气口(21)、第二弹簧(23)和弹簧座(24)。当连杆(1)带动活塞(5)上行时,中阀(14)逆时针旋转关闭中阀主口(20),中阀(14)、止回阀(17)、中阀主口(20)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单向阀补气口(21)处于与大气联通的位置,在活塞(5)由下死点向上死点上行时,活塞下腔(4)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空气克服第二弹簧(23)的作用力,推开单向阀(22),空气经过单向阀补气口(21)、中气腔(10)、下阀(11)进入活塞(4)下腔实现补气。为保持负压悬锤功能,在进行打击动作时,中阀(14)再逆时针旋转至单向阀补气口(21)为封闭状态为止。
所述的单向阀(22)的密封面为圆锥形,与单向阀补气口(21)的内口面形成密封。
所述的第二弹簧(23)的一端与单向阀(22)接触,另一端与弹簧座(24)接触,用于单向阀(22)的复位。
所述的弹簧座(24)固定于中阀(14)上,可用于承受弹簧力、及用于单向阀(22)的运动导向。
本发明的可连续补气的空气锤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在提锤和按压时,活塞(5)由下死点向上死点上行的过程中,活塞下腔(4)从大气中可连续补充气体。
2)本发明缩短了提锤、按压动作的完成时间。
3)本发明可避免活塞(5)因承受较大的气体负压作用力而导致疲劳断裂,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4)本发明可避免活塞(5)因承受较大的气体负压作用力而导致不必要的能量损耗,从而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B向剖视图。
图4 是本发明的C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中阀(14)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威仕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威仕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印花专用耐高温防水透气透湿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