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18323.3 | 申请日: | 201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年;肖培根;彭勇;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3/00;A23D9/04;A61K8/36;A61K8/67;A61K31/202;A61K31/355;A61Q19/00;A61Q19/02;A61Q17/04;A61Q11/00;A61P1/02;A61K31/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杨厚;王为 |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芍药 植物种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为原料提取的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芍药属(Paeonia L.)系毛茛科(Ranunculacea)植物的灌木或草本,全世界约35种,划分为3个组,即牡丹组、北美芍药组和芍药组,其中芍药组系属内最大的组,为草本类型,约含25个种,分布在亚欧大陆,我国有8种,5变种[潘开玉.芍药科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分析.植物分类学报,1995,33(4):340]。该组植物多具有鲜艳的花朵,其中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花“花相”,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作为花卉观赏用,同时其根部也作为药用,具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等作用[于津,肖培根.芍药科化学和系统学的初步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87,25(3):172.]。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中药白芍为来源于栽培的芍药或其变种毛果芍药(P.lactiflora var.trichocarpa)的根、赤芍为来源于野生的芍药和川赤芍(P.veitchii)的根。我国芍药属植物主要品种有芍药(P.lactiflora)、川赤芍(P.veitchii)、草芍药(P.obovata)、新疆芍药(P.anomala subsp.anomala)、多花芍药(P.emodi)、白花芍药(P.sterniana)、美丽芍药(P.mairei)、新疆芍药(P.sinjiangensis)和块根芍药(P.intermedia)等。
我国芍药栽培面积大,经过适当培育,每年可收获可观量的种子。芍药种子含油率高达20%以上,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亚麻酸和亚油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因此芍药种子油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然而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除作为种苗繁殖得到少部分利用外,大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有关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的组成成分,除少数学者对其次生代谢产物有过报道外[Kim,H.J.;Chang,E.J.;Bae,S.J.;Shim,S.M.;Park,H.D.;Rhee,C.H.;Park,J.H.;Choi,S.W.Cytotoxic and Antimutagenic Stilbenes from Seeds of Paeonia lactiflora.Arch.Pharm.Res.2002,25(3),293–299.Kang JH,Park YH,Choi SW,et al.Resveratrol derivatives potently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Exp Mol Med.2003,35(6):467‐474],对种子油的组成和应用,以及加工特性和种子油的制备等均未见有报道。
迄今尚无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作为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以及药品等方面的文献记载或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的成分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芍药组植物种子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亚麻酸和亚油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重量百分比为65%~90%,进一步优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重量百分比为80%~90%。
其中,所述的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中,亚麻酸含量为25%‐45%,亚油酸含量为15%‐35%,油酸为15%‐35%。除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外,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种子油还可以含有其它成分,包括但不局限于其中一种或多种如硬脂酸、棕榈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