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8315.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荣利;成渫畏;马莹;高鹏;胡赛群;刘金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01D5/06 | 分类号: | F01D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低压 缸背压 转子 互换 联轴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中型汽轮机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循环水供热节能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大中型机组基本采用抽汽冷凝式汽轮机,热电联产普遍采用抽汽供热,抽汽供热与背压供热相比经济效益又相差很多,背压供热是经济性最好的,理论上能源利用率为100%。一种大中型汽轮机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循环水供热节能改造技术应运而生,即在非采暖期低压转子采用原设计纯凝转子发电,在采暖期将纯凝转子更换为新背压供热转子。但是,要保证双转子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却面临着靠背轮连接关键性的难题。国内有很多相关学术研究,目前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精度高、稳定可靠的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包括高中压转子,高中压转子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低压转子一端,低压转子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上分别设有第一拉伸螺栓,第一拉伸螺栓上垂直套装有锥套,锥套连接设有支撑环,支撑环连接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组装有垫块,垫块上安装有液压头。
所述支撑块、垫块、液压头内穿设有第二拉伸螺栓,第二拉伸螺栓与第一拉伸螺栓相连接。
所述液压头上安装有压盖。
所述低压转子为非采暖期采用的纯凝转子和采暖期采用的背压供热转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双转子良好的互换性,且保证了安装精度和装配质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精度高、稳定可靠,满足了汽轮机“高中压缸—低压缸—发电机”联轴器的连接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在非采暖期低压转子采用纯凝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在采暖期低压转子采用背压供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联轴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中压转子,2第一联轴器,3第二联轴器,4发电机,5第一拉伸螺栓,6锥套,7支撑环,8支撑块,9垫块,10液压头,11第二拉伸螺栓,12压盖,13纯凝转子,14背压供热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高中压转子1,高中压转子1通过第一联轴器2连接低压转子一端,低压转子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3连接发电机4,第一联轴器2和第二联轴器3上分别设有第一拉伸螺栓5,第一拉伸螺栓5上垂直套装有锥套6,锥套6连接设有支撑环7,支撑环7连接设有支撑块8,支撑块8上组装有垫块9,垫块9上安装有液压头10。支撑块8、垫块9、液压头10内穿设有第二拉伸螺栓11,第二拉伸螺栓11与第一拉伸螺栓5相连接。液压头10上安装有压盖12。低压转子为非采暖期采用的纯凝转子13和采暖期采用的背压供热转子14。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由汽轮机的高中压转子1通过第一联轴器2连接低压转子一端,低压转子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3连接发电机4进行发电供热,为保证双转子具有良好的互换性,靠背轮连接采取了第一拉伸螺栓5和第二拉伸螺栓11、靠背轮采用螺孔镶嵌锥套6、高精度钻模等工艺措施,能够满足“高中压缸—低压缸—发电机”同心度高精度要求,确保双转子的互换性,实现在非采暖季节低压转子采用纯凝转子13,在采暖季节将纯凝转子更换为背压供热转子14的经济效益。在供热期需要更换新背压供热转子14时,应先拆除原设计的纯凝转子13后,进行新背压供热转子14互换,第二联轴器3上的第一拉伸螺栓5和第二拉伸螺栓11靠专用工具对轮液压拉伸螺栓的安装,液压拉伸螺栓的装配工作应在对轮中心复查合格后进行,需要在铰孔时同时安装。供热期结束后,拆除新背压供热转子14,仍然利用原连接螺栓装配,不需要重新铰孔,在装配前需要将对轮孔严格对正。用同样方法,汽轮机的高中压转子1通过第一联轴器2连接低压转子另一端。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靠锥套6自重把锥套6垂直套装在第一拉伸螺栓5上,然后依次装上支撑环7、支撑块8、垫块9、液压头10和压盖12,组装时,使锥套6、支撑环7、支撑块8紧密接触,支撑块8要与对轮沉孔底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未经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插装式大流量平衡双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