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携纱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17462.4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刘振国;阚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念 |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携纱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纤维编织工艺中需要使用的携纱器,特别涉及一种供大台面大纵深的三维编织机使用的携纱器。
背景技术
三维编织技术是制备复合材料,尤其是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制备具有一定厚度、整体性的且对性能要求较高的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三维编织制造设备的形式及原理的限制,目前来讲无论是四步法编织或者旋转法编织都存在编织机携纱器在台面上运动范围很大。这样便带来了一些二维编织机不曾出现的问题:
其一便是由于携纱器在台面上的运动,比如从台面边缘到台面中心的成型点的正下方的时候,其纤维长度的变化量较大;
其二由于这样的运动是往复进行的,因此需要提供足够的张力和回纱能力来保证纤维在编织过程中持续张紧,使参与编织的纱线彼此不会出现缠结,进而保证制品满足工艺和设计要求,保证编织过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有一些现有携纱器具备储纱功能与长度补偿功能,然而:
1、现有携纱器为一体结构,其实现机构过于复杂,导致占用空间较大,难以在空间有限的三维编织平台上安装和运动。
2、现有携纱器的长度补偿机构会使得纱线在往复收放运动中不断卷绕产生摩擦,给纱线带来的损伤很大,会影响织物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携纱器,解决现有携纱器机构复杂、纱线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携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串连的储纱装置与长度补偿装置,所述长度补偿装置连接到平台上的载纱运动部件。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储纱装置是框式储纱器,其具有外框与内框,内框上绕纱,并能够相对外框绕转轴旋转,内框上的纱线经由外框一端的放纱孔穿过并用于预成型件的编织。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的外框两端为平头、圆头或尖头。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转轴垂直于外框长度方向,或者平行于外框长度方向。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内框与外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设有弹性卡子。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长度补偿装置是涡卷式拉绳器,其由涡卷弹簧以及由涡卷弹簧驱动的可收卷的拉绳组成,拉绳的自由端与所述储纱装置连接。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在所述拉绳器上还铰接有一个安装支架。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长度补偿装置是螺旋弹簧或者弹力绳。
所述的分体式携纱器,其中:所述储纱装置是S形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储纱装置与长度补偿装置分体设置,携纱器的结构非常简单,机构复杂性降低,故障率也大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与现有机构相比,长度补偿不是纱线的往复收放运动,而是拉绳的往复收放运动,纱线不会因为往复摩擦而产生损伤,不会影响织物质量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储纱装置1;外框11;内框12;内框12a;纱线13;限位机构14;半自动弹性卡子15;弹性卡子15a;转轴16;转轴16a;长度补偿装置2;拉绳器20;拉绳21;安装支架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携纱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分体式携纱器包括彼此串连的储纱装置1与长度补偿装置2,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储纱装置1是框式矩形储纱器,其具有外框11(两端可为平头、圆头或尖头)与矩形内框12,内框12上绕纱,并可凭借垂直于外框11长度方向的转轴16相对外框11旋转,内框12上的纱线13经由外框11一端的放纱孔(未予图示)穿过后用于预成型件的编织(未予图示);所述框式矩形储纱器的内框12与外框1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14,所述限位机构14可使内框12在翻转180度后即被外框11限制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念,未经刘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