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简化组织培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7081.6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演义;张秀省;吕福堂;于守超;赵燕;任秋萍;邢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简化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菊花的组织培养方法,具体涉及帅旗菊花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帅旗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菊之一,花型硕大肥美,单瓣一轮,正面颜色朱红,背面颜色呈泥金色,瓣宽盈寸,气势恢宏,是我国十大名菊的统领品种,十分名贵。传统的扦插、分株、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使得植株感染病毒严重,繁殖速度慢,生长势偏弱,并有退化现象,难以栽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以来,关于植物病毒病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不受病毒感染,因而采用茎尖培养可望得到无病毒的材料。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菊花的组织培养工作,但关于‘帅旗’菊花组织培养的文献未见报道。本发明提供了以帅旗茎段为材料的完整组织培养技术体系。
从目前植物组织快繁技术生根现状来看,大部分采用的是以培养基内糖类作为能源,在恒温、恒光强、封闭无菌的环境中,配置培养基所用药品种类繁多价格较高,培养过程对设备要求精细,全部过程耗费大量电力,特别是漫长的灯光培养更是提高了成本。生根后把试管苗从优越的无菌环境条件下,经过炼苗,移栽在光照强、变温、多菌的室外环境条件中,其适应能力差,移栽成活率低,导致试管苗要比普通苗价格高几倍或几十倍,限制了该技术在广大基层单位的普遍推广和使更多的植物组培品种走向市场。因此,急需一种降低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新的菊花组织培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菊花的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将试管苗生根阶段的生根与驯化结合起来,即继代苗经过一定的处理后直接移入大田,使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生根,操作程序简化,无清洗琼脂之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尤其是节俭大量药品和电费;提高生根率且生根质量好,生根数多;无需炼苗可直接移栽到土壤中,移栽成活率高;远距离运输方便,对组培苗损伤小;培养液的投资极少,效果却比较显著,且本发明方法尤其适用于培养帅旗菊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菊花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以带芽的菊花茎段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对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
2、茎段在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再生不定芽;
3、应用滤纸桥生根技术进行培养:在培养箱的两边壁的中间各镶嵌两条压条作为搁置滤纸条用,将滤纸中间对折,选取处理后的组培幼苗将下部插于滤纸中,箱内倒入清水并使滤纸吸上,供给幼苗生长。
较佳的,步骤3中选取长35cm,宽24cm,深10cm的长方形容器,于箱两边壁的中间各镶嵌两条宽0.5cm,与箱等长的塑料压条,作为搁置滤纸条用。剪裁与箱宽略窄,宽度18cm的滤纸并中间对折。选取处理后的快繁组培幼苗,将下部1/4处插于对折的滤纸中。箱内倒入清水,约箱内体积的1/4或1/2容积,以便液体顺滤纸上吸,供给幼苗生长。在操作过程中,要对幼苗不时的喷水雾以防止失水过多而萎蔫。每隔3d换一次水,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
较佳的,所述菊花的品种是帅旗。
较佳的,所述消毒处理为:用质量百分比为75%的酒精消毒20s,再用质量百分比为0.1%的升汞消毒9min。
较佳的,所述培养基是MS+6-BA0.3mg/L+NAA0.3mg/L+IBA0.1mg/L。
较佳的,步骤3中采用200mg/L的NAA浸泡30min,、采用400mg/L的IBA浸泡10min或采用200mg/L的IAA浸泡10min。
本发明组培壮苗比弱苗生根率高出54.28%,生根数量多;瓶外生根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高于瓶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的菊花组培再生率,同时利用滤纸桥生根法,简化了组培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生根率都达到了100%,同时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生产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