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软管夹的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979.1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A47L9/00;A47L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软管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软管夹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在使用完毕后需要收纳吸尘软管,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展开,软管通过软管卡扣缠绕在吸尘器机头上,再使用时需要将软管重新展开操作比较繁琐,不能快捷的收纳和释放软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软管型号有直径为40mm、50mm、76mm、100mm和200mm等,吸尘器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需要安装不同型号的软管,吸尘器通常具有收纳软管的卡扣,但现有的软管卡扣与软管是成对设置的即一种型号的软管只能收纳在与其相应的软管卡扣上,软管与卡扣之间具有唯一性,不能同时收纳不同型号的软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软管夹的吸尘器,其包括,吸尘动力头、尘桶、软管;吸尘动力头安装在尘桶上,软管一端可与尘桶连通;吸尘器还具有软管夹,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弹性复位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旋转挡板,弹性复位件产生的回复力作用于可旋转挡板上。
优选的,弹性复位件是扭簧,可旋转挡板上设置扭簧轴,扭簧套设在扭簧轴上。
优选的,扭簧的一端支撑在所述可旋转挡板上,扭簧的另一端支撑在吸尘动力头上。
优选的,软管夹设置在吸尘动力头上。
优选的,吸尘动力头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软管夹设置在上盖上。
优选的,可旋转挡板两侧设置转轴,与之相应地吸尘动力头上设置容纳转轴的轴孔。
优选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中至少有一个的内侧具有相间排列的防滑筋。
优选的,软管上具有槽,槽能够与所述防滑筋卡合。
优选的,第一挡板的末端形成钩部,所述第二挡板大致呈S形。
优选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吸尘动力头形成C型腔体,所述C型腔体大致呈柱状延伸。
可旋转的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在收纳软管时能够根据软管的尺寸张开,软管的尺寸较大时其张开的角度也较大,软管的尺寸较小时其张开的尺寸也较小,第二挡板呈S形,因此使用者将软管卡入时软管夹能够自动的张开,由于扭簧的作用第一和第二挡板始终能够将软管夹紧,操作者取下软管时第二挡板能够随操作动作自动张开相应的角度使软管能够顺利取出,另外挡板上还设置有钩部和防滑筋,软管上的槽能够沿着C型腔体与防滑筋卡合使得软管的夹持更为牢固。
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更为快捷的收纳和展开软管,并同时兼容不同直径的软管。
附图说明
图1吸尘器整机示意图。
图2是吸尘动力头剖面示意图。
图3是吸尘动力头分解图。
图4是软管夹剖面示意图。
图5是软管夹张开时剖面示意图。
图6是软管夹第二挡板内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的吸尘器包括,吸尘动力头1,尘桶2、软管3(参照图3)、过滤装置4;所述动力头安装在尘桶2上,尘桶上设置有进气口21,工作气流通过该口进入吸尘器的尘桶内,尘桶的底部具有万向轮22,吸尘动力头1上安装有把手11,把手的前面设置开关12,把手的两侧设置两软管夹5,软管夹具有C型腔体511并呈柱状延伸。吸尘器动力头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头13,该电源插头通过延伸线与电机和开关12串接。
参照图2,吸尘动力头1包括上盖16和底座17,内部安装了电机13,电机轴的下端设置一风叶14,风叶置于吸尘动力头下端的叶轮腔15内,叶轮腔下部与过滤装置4连通,叶轮腔15还通向出风口(图中未示出),电机驱动风叶14高速旋转在叶轮腔15的内部产生负压,工作气流由过滤装置4流向叶轮腔,并经与叶轮腔相通的出风口排出到吸尘器外部。在吸尘动力头的上盖16两端设置了两软管夹5,所述的吸尘器软管3收纳在两软管夹内,软管夹由第一挡板51和第二挡板52构成,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组成吸尘动力头的上盖壁53形成C型腔体511,C型腔体大致呈柱状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