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663.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7/06;A61K35/5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是骨髓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疾病,造血组织功能衰竭综合征,以外周血全细胞减少,伴低增生性骨髓,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造血细胞过度减少为特征。西医治疗再碍性贫血一般采用激素类药物,但往往收效一般,只能算是勉强维持。然而这些激素进入人体通过肝脏却可引起肝脏损害,肝损害又会加重脾损害、脾大、脾亢进,反而又会使脾内血小板匿藏增多,外周循环血小板减少,长期服用不但有副作用极大,而且会加重血小板减少病症及其他类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本病属中医“血虚”、“血枯”、“虚劳”、“血证”等范畴,多属内伤虚损致病,病在骨髓,主脏属肾,与脾密切相关;因先后天不足,精血生化乏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血风藤10-30份、二色补血草5-25份、血参7-15份、紫河车10-16份、熟地黄11-17份、黄精11-15份、蕨麻8-18份、白术9-20份、龟甲6-10份、兰花双叶草7-23份、墨旱莲12-14份。
优选的,血风藤20份、二色补血草15份、血参11份、紫河车13份、熟地黄14份、黄精13份、蕨麻14份、白术15份、龟甲8份、兰花双叶草15份、墨旱莲13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制备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血风藤、二色补血草、血参补益气血,祛风通络,补脾健胃,补血活血;紫河车、熟地黄、黄精、蕨麻温肾补精,益气养血,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滋肾润肺;白术、龟甲、兰花双叶草、墨旱莲补气健脾,滋阴潜阳,养血补心,和气血,补肝肾阴。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70例患者均为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5例,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4~65岁,其中4~15岁20例,16~51岁54例,52~65岁11例,中位年龄29岁。病程4天~210个月,平均425天。其中SAA18例,CAA67例;对照组85例,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10~70岁,其中5~13岁21例,14~50岁52例,51~70岁12例,中位年龄33岁,病程5天~200个月,平均410天,其中SAA20例,CAA6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2)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3)骨髓象:3系或两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升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4)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似,则称重型再障II型。
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分服;对照组CAA应用康力龙6mg/d或安雄40mg/d,SAA应用康力龙6mg/d或安雄40mg/d,环孢A(华北制药厂生产)100mg-200mg/d,两组均两周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4×109/L,血小板达8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3.5×109/L,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达30g/L,并能维持3个月;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到明显进步。
5、治疗结果(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P<0.05
治疗组临床痊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WBC、HGB指标上差异变化,见表2。
表2两组在改善WBC、HGB指标上的比较
两组血常规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HGB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血清TNF-α水平比较(x±s,pg/ml),见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式径向热管锅炉
- 下一篇:一种带有滑动抱箍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