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振发声止鼾枕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6179.X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军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发声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共振发声止鼾枕头。
背景技术
打鼾,医学术语为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由于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现有的止鼾枕头不能区分患者的鼾声和外界噪音,经常会误振动,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因此,如何使止鼾枕头能区分患者的鼾声和外界噪音,是值得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使止鼾枕头能区分患者的鼾声和外界噪音的问题,提出一种共振发声止鼾枕头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振发声止鼾枕头,包括:柔性套;刚性壳体,所述柔性套包裹在所述壳体外部;共振音响发生器,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音频解码器,所述音频解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电连接;音频识别器,所述音频识别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音频解码器电连接;以及,录音器,所述录音器镶嵌在所述柔性套的边缘处,并与所述音频识别器电连接。
提前将患者的鼾声录成音频,储存在音频识别器中。使用时,录音器捕捉周围的音频,并传输至音频识别器中,音频识别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与其储 存的患者的鼾声音频比对。若经比对认定为非鼾声音频,则不向音频解码器传输该音频信号;若经比对认定为是鼾声音频,则将音频信号传输至音频解码器,音频解码器将该音频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触发共振音响发生器产生振动,该振动传导至所述壳体上,则引起壳体共振发声,由于共振加强作用,该共振发声音量远大于患者发出的鼾声,且鼾声越大,则音频信号越强,进而触发共振音响发生器共振发出的声音音量也越大,从而将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患者叫醒,达到止鼾的目的。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柔性套厚度为2~3cm。柔性套太薄会影响舒适度,太厚会减小音量,选用厚度为2~3cm的柔性套对于舒适度和音量来说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中间窄两边宽的形状。中间窄两边宽的壳体形状,便于枕卧,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优选的,所述壳体中部设有略低于两边的凹陷。凹陷部位能够更好的贴合患者后脑勺的突起,提高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枕头的改进,通过录音器、音频解码器和共振音响发生器,将患者的鼾声共振加强;又通过音频识别器排除了外界噪音引发的误振动,解决了如何使止鼾枕头能区分患者的鼾声和外界噪音的问题,在止鼾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共振发声枕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柔性套;2-壳体;3-共振音响发生器;4-音频解码器;5-音频识别器;6-录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及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图1为本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例共振发声止鼾枕头包括:柔性套1;刚性壳体2,所述柔性套1包裹在所述壳体2外部;共振音响发生器3,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3固定在所述壳体2内;音频解码器4,所述音频解码器4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与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3电连接;音频识别器5,所述音频识别器5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并与所述音频解码器4电连接;以及,录音器6,所述录音器6镶嵌在所述柔性套1的边缘处,并与所述音频识别器5电连接。
为了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壳体2设计为中间窄两边宽的形状,壳体2中部设有略低于两边的凹陷。中间窄两边宽的壳体2形状,便于枕卧,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凹陷部位能够更好的贴合患者后脑勺的突起。为了兼顾舒适度和音量,所述柔性套1厚度选为2~3cm。柔性套1太薄会影响舒适度,太厚会减小音量,选用厚度为2~3cm的柔性套1对于舒适度和音量来说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军,未经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摆剪刀座消隙浮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度监控增压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