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轮式钢绞线限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112.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杳华;黄金生;魏玉吉;张明;周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钢绞线 限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轮式钢绞线限位工装。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并随着预应力技术的逐步成熟,已经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与开裂的约束,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已成为国内外桥梁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对于跨度较大的桥梁,所使用的预应力钢材多为钢绞线,但是这类钢材仍有重量大、易锈蚀等弊病,加上钢绞线的张拉过程是在张拉大梁的体外进行,需接受来自千斤顶等液压设备的大吨量的拉力,极易因应力集中等原因而发生崩裂、折断等事故,而反弹的钢丝会对周围的施工工人产生极大的生命危险。有些反弹的钢丝反弹到人的脸上或者身上,轻者会造成皮外伤,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但是现有的设备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怎么样能更好的拉直钢绞线,很少考虑钢绞线断裂后反弹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110145481.1,公开日为2011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预应力抗疲劳钢梁的专利文件,该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抗疲劳钢梁。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支座加劲板兼预应力锚板、锚孔、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加劲板、锚头、弧形板、支座钢牛腿和防侧移垫块组成,是在靠近受拉翼缘关于腹板对称的锚孔中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用锚头锚固,从而对钢梁的受拉区产生预压力,使其考虑预应力松弛后压应力大于自重下拉应力加疲劳拉应力幅值,则梁的下翼缘在自重和疲劳荷载复合作用下也不会进入受拉,从而解决了疲劳问题。该发明使下翼缘设计疲劳应力幅从原局限于允许疲劳应力幅提高到接近设计强度f,抗疲劳能力大幅提高,变疲劳的脆性破坏为延性的强度问题,下翼缘的极限强度几乎提高一倍,大幅提高了高强度钢材的材料利用率。
中国专利号为02235214.7,公开日为2002年12月25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预应力大跨度实腹钢梁结构体系的专利文件,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大跨度实腹钢梁结构体系,包括工字形或箱形截面的单跨钢梁或多跨连续钢梁,并在其钢梁腹板的两侧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预应力筋,该预应力筋两端部锚固于固定在钢梁上的锚具上。每组预应力筋为一束以上,沿钢梁通长或仅在钢梁承受拉应力较大的部位设置,其可与钢梁腹板平行或与钢梁腹板呈一角度。预应力筋可弯折并穿过翼缘板上的预留孔,其与预应力筋弯折处相对应的钢梁翼缘板和腹板上增焊有加劲筋板。钢结构梁安装就位并固定后,通过对两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对钢梁施加预应力而构成预应力大跨度实腹钢梁结构体系,可用于梁跨度较大的钢结构建筑或桥梁等。
上述钢梁在跨度较大桥梁的制造过程中应用很广泛,但是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能防止钢绞线的因折断而飞起的保护装置,钢绞线是在钢梁体外受拉,且需要工人操作以调整钢绞线的连接部位。若施加的横向应力瞬间过大超过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易发生崩断事故,对工人的生命产生威胁。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轮式钢绞线限位工装,其通过单轮滚动的活动穿线装置对钢绞线进行限位,可灵活应用于不同数量钢绞线的张拉工程中,有效防止崩断的钢绞线对工人造成伤害,安装方便,易于推广。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轮式钢绞线限位工装,包括底座,还包括固定块、导轨、活动穿线装置,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底座的一端;所述导轨由上半导轨和下半导轨组成,所述上半导轨和下半导轨的一端都与固定块连接;所述下半导轨的底部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上半导轨底部沿轴线方向开有向上的第一凹槽,下半导轨顶部沿轴线方向开有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上半导轨和下半导轨之间的空隙组成横截面为十字形的水平滑道;所述活动穿线装置包括穿线环、连接筋、轮辐悬架、小轮,所述连接筋上端与穿线环连接,下端与轮辐悬架连接;所述轮辐悬架为矩形框架,包括第一竖直板、横板、第二竖直板、第一轮轴、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分别位于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的内侧;所述小轮有一个,安装于第一轮轴、第二轮轴之间;所述小轮位于上半导轨和下半导轨之间的十字形的水平滑道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上还设有插孔,该端还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下端面的形状与插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导轨、活动穿线装置均由不锈钢制作。
优选地,所述活动穿线装置的重量为0.8-1.3kg。
更优选地,所述导轨内涂有润滑油。
更优选地,所述活动穿线装置有12-3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网线宝
- 下一篇:直连电缆接口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直连电缆接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