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层和远红外陶瓷微粉的敷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5968.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东奎;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L15/26;A61L15/18;A61L15/44;A61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纳米 氧化锌 复合 抗菌 红外 陶瓷 敷料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一般包括粘胶层、基布和保护层,其通过保护层贴覆于伤口表面,来阻止伤口的进一步感染。通过改进保护层的成分、结构,提高其抗感染促愈合效果成为现有技术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纳米氧化锌,作为新型纳米医用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外用抗菌消炎领域,但是纳米材料有其使用局限性,皮肤表面有破损,纳米粒子进入人体,容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这些缺陷极大的限制了包括纳米氧化锌在内的医用纳米材料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敷料,具有基布1,基布内面涂覆有粘胶层2,基布中部粘胶层上粘贴有保护层3,保护层上覆有离纸4,离纸外缘固定在基布周边对应的外露部分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护层分为三层,依距离基布由近至远依次为远红外纳米氧化锌复合层3.1,海绵状织物层3.2,无纺布加强层3.3,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层厚度为0.5-1mm,通过在聚合物基底3.11上均匀涂布纳米氧化锌3.12与远红外陶瓷微粉3.13的方式构成,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子的D90粒径为30-50nm,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粉粒径为10-15μm。所述聚合物基底优选采用聚乳酸,纳米氧化锌粒子和远红外陶瓷微粉用粘接或加热固定方式固定在聚合物基底上,粘胶层中也均匀分布着占粘胶层体积百分比5-10%的纳米氧化锌粒子3.12。
本发明所提供的敷料,采用复合保护层,在海绵织物层底部,设置了远红外纳米氧化锌复合层,通过将纳米氧化锌与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后再涂布在聚合物基底上,利用远红外陶瓷微粉对纳米氧化锌的吸附作用,既能防止纳米氧化锌的过度释放,又能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还能利用远红外陶瓷微粉的远红外效应,这样制成的敷料,在包扎后,可以缓慢的释放纳米氧化锌,能够持续发挥抗菌作用,因此可以长期包扎无需换药,同时还能够通过远红外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敷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并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敷料,基布1上具有粘胶层2,基布1中部粘胶层2上粘贴有防护层3,保护层3上覆盖有离纸4,离纸4外缘固定在基布1 周边对应的外露部分上。
保护层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层3依距离基布1由近至远依次为纳米氧化锌复合层3.1,海绵状织物层3.2,无纺布加强层3.3。纳米氧化锌复合层分为聚合物基底3.11和涂覆其上的纳米氧化锌粒子3.12和远红外陶瓷微粉3.13,粘胶层2中还均匀分布着占粘胶层体积百分比5-10%的纳米氧化锌粒子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加强型笔记本电脑外接桌
- 下一篇:抽拉式一体机主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