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臂挖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15863.6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璐 |
| 主分类号: | E02F5/02 | 分类号: | E02F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7 山东省日照市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臂 挖槽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槽机,特别是一种建筑基础工程地下防渗墙挖槽用的双臂挖槽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防渗墙挖槽机都存在效率低下,设备复杂,性能不可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以上空白,提供了一种双臂挖槽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臂挖槽机,钻杆下端连有连接臂,连接臂下端固定有圆柱体,圆柱体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和第二轮固定于中轴的两端,第一轮啮合于伞齿轮,伞齿轮由电机通过轴驱动;第一轮偏心一定长度设有第一短轴,第二轮偏心一定长度设有第二短轴,第一短轴铰接第一连杆的右端,第二短轴铰接第二连杆的左端;第一连杆的左端铰接第一臂上端,第一臂下端固定第一杆,第一臂中间铰接横臂左端,第二连杆的右端铰接第二臂上端,第二臂下端固定第二杆,第二臂中间铰接横臂右端;横臂中间通过连接柱固定于圆柱体,第一杆和第二杆下部均设有多个合金刀。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
本发明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转动驱动第一杆与第二杆上的合金刀相向运动挖土,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1、钻杆,2、电机,3、轴,4、伞齿轮,5、连接臂,6、第一短轴,7、第一连杆,8、中轴,9、第二短轴,10、第二连杆,11、第一轮,12、连接柱,13、横臂,14、第一臂,15、第二臂,16、第一杆,17、第二杆,18、合金刀,19、圆柱体,20、第二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钻杆1下端连有连接臂5,连接臂下端固定有圆柱体19,圆柱体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轮11和第二轮20,第一轮和第二轮固定于中轴8的两端,中轴可在圆柱体内转动,第一轮啮合于伞齿轮4,伞齿轮由电机通过轴3驱动;第一轮偏心一定长度设有第一短轴6,第二轮偏心一定长度设有第二短轴9,第一短轴铰接第一连杆7的右端,第二短轴铰接第二连杆10的左端;第一连杆的左端铰接第一臂14上端,第一臂下端固定第一杆16,第一臂中间铰接横臂13左端,第二连杆的右端铰接第二臂15上端,第二臂下端固定第二杆17,第二臂中间铰接横臂右端;横臂中间通过连接柱12固定于圆柱体,第一杆和第二杆下部均设有多个合金刀18。
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在轮上的投影相对于轮的中心对称。
本发明工作时,电机通过伞齿轮驱动第一轮和第二轮转动,第一轮、第二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驱动第一臂、第二臂的上端相向摆动,第一杆与第二杆上的合金刀便相向运动挖土,土渣混合泥浆由正循环排出槽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璐,未经张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吸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面向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