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压自适应式人工心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5506.X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梅琼风;谢叻;贾敬华;马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0 | 分类号: | A61M1/10;A61M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自适应 人工心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人工心脏系统,特别是一种血压自适应式人工心脏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心脏,即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按功能划分包括心室辅助血泵和全人工心脏。人工心脏移植为一种治疗心衰的手段,是心脏移植术有效的替代方案。全人工心脏是一种用于代替心脏下部两个腔室的设备。这两个被替代的腔室被称为“心室”。如果一个病患由于心力衰竭到了晚期而导致两个心室都无法再发挥功能,就可能会利用到这种设备。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由于受到损害或削弱而导致无力输送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晚期”是指这种心脏衰竭到了一定十分严重的程度,以至于除了心脏移植之外的所有其他治疗都无法起效了。在两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全人工心脏:患者可能需要全人工心脏来维持生命指导能够获得移植的心脏;不具备心脏移植的资格,但已经到了两个心室逐渐丧失功能的心力衰竭晚期;全人工心脏和患者的心房相接。人工心脏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随着现代社会心脏病人的逐渐增加,人工心脏技术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99126700.1,专利名称:气电一体式血泵、气电一体式人工心脏,该专利技术提供了血泵简单化、人工心脏小型化方案,但是它不能有效的调节人工心脏出血管的出血压力,容易造成病人的血压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血压自适应式人工心脏系统,可以有效防调节人工心脏出血管的出血压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进血管、单向阀、气管、人工心脏、出血管、第一转接头、第一进血支管、第二进血支管、第二转接头、第一出血支管、第二出血支管、心脏薄膜、连接管、第三出血支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性部件,单向阀安装在进血管中,心脏薄膜安装在人工心脏中并把人工心脏分割为气体腔和血液腔两部分,气体腔位于人工心脏的上部,气管的一端与气体腔相连通,第一转接头的进口与进血管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转接头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进血支管的进口、第二进血支管的进口相连接,第一进血支管的出口、第二进血支管的出口均与血液腔的右侧相连通,第二转接头的出口与出血管的进口相连接,第二转接头的进口分别与第一出血支管的出口、第二出血支管的出口相连接,第三出血支管的进口、第二出血支管的进口均与血液腔的左侧相连通,第一进血支管的出口位于第二进血支管出口的上方,第三出血支管的进口位于第二出血支管进口的上方,连接管的进口与进血管相连通并位于单向阀的上游,连接管的出口与容积腔的右侧壁相连通,第一出血支管的进口与容积腔的下侧壁相连通,第三出血支管的出口与容积腔的上侧壁相连通,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体的左壁面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第一进血支管、第二进血支管、第一出血支管、第二出血支管、第三出血支管的内径均相同,容积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弹性部件为弹簧。
在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中,气管和气源相连接,当气体腔内的压力较小时,心脏薄膜向上弹起,血液腔的容积变大、压力变小,进血管中的单向阀打开,血液经过第一进血支管和第二进血支管流入血液腔;当气体腔内的压力较大时,心脏薄膜向下弹起,血液腔的容积变小、压力变大,进血管中的单向阀关闭,血液经过第一出血支管、第二出血支管和第三出血支管流出血液腔。当进血管内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右侧的容积腔内压力也较大,移动体向左移动并压缩弹性部件,流经第三出血支管的血量减少,从而使出血管的出血压力变小;当进血管内压力较小时,移动体右侧的容积腔内压力也较小,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移动体向右移动,流经第三出血支管的血量增大,从而使出血管的出血压力恢复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变进入血液腔的血液流量,可以实现出血管出血压力的自我调节,从而使出血压力在进血压力较高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稳定;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血管,2、单向阀,3、气管,4、人工心脏,5、出血管,6、第一转接头,7、第一进血支管,8、第二进血支管,9、第二转接头,10、第一出血支管,11、第二出血支管,12、心脏薄膜,13、气体腔,14、血液腔,15、连接管,16、第三出血支管,17、容积腔,18、移动体,19、弹性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微纳米级压电旋转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