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隐私保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5228.8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目;张晟骁;侯君;戚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H04L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终端 隐私 保密 系统 | ||
1.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所述的服务器用于保管密钥和认证智能终端的证书,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手机终端和平板终端,所述的手机终端和平板终端通过Internet网或蜂窝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的手机终端通过短信或数据连接与平板终端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能够区分智能终端,并分别保存每个智能终端的公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公钥的更新与上传步骤为:
步骤1:用智能终端上的隐私保护软件生成一对公钥与私钥,作为自己的公钥与私钥;
步骤2:用户端的隐私保护软件使用集成在软件中的服务器公钥加密自己的公钥和手机号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3:服务器使用服务器私钥进行解密,得到用户端的公钥和手机基本信息存至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的需求密钥步骤为:
智能终端A向服务器需求智能终端B的密钥:
步骤1:智能终端A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索要智能终端B的公钥;
步骤2:服务器使用A的公钥加密智能终端B的公钥发送给智能终端A;
步骤3:智能终端A再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从而得到智能终端B的公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加密通信步骤为:
步骤1:智能终端A和智能终端B在发送前都向服务器确认是否有对方的最新的密钥;
步骤2:获取到最新的密钥后,每个智能终端先使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再使用对方的公钥加密,然后直接发送给对方;
步骤3:对方接收后先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再使用对方的公钥解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可以设置拦截短信,每次由对应的发送方发送的短信都可以自行截获,保存在应用自己的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2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废热再利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