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14852.6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春;张永平;何仲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 自动 装配 流水线 操作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变片的装配技术,特别是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应变片的装配设备按流程可分为:去脂、画线、涂胶、粘贴、指压等设备。目前,在国内称重传感器制造生产过程中,应变片的贴装主要依靠工人手工将应变片贴到弹性体上,贴片的方式完成。由于人工处理本身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称重传感器本身种类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贴片设备上的复杂度。在称重传感器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工处理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合格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且人工贴片的效率低下。
在国外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中,有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装配设备代替人工操作。这些自动装配设备往往只针对贴片这一环节,虽然装配的精度提高了,但是装配的效率提高却不明显。在国内也对应变片自动贴片系统进行了研究,如发明的专利号为 “201010540414.5” 的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方法及装配系统”,同样这种设备只对应变片贴片环节进行了自动化处理,但效率的提高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应变片的装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传送带、主控设备、气源设备以及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一次吹气设备、喷胶设备、二次吹气设备、粘贴设备、加薄膜设备和加压设备,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主控设备与气源设备以及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以及传送带之间分别通过信号控制连接,在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中均设有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运动及控制机构和主控设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工作时,当对应设备上的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该设备自动升降台上的弹性体时,将信息传输给运动及控制机构,此时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自动升降台升起到顶点时,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对应的操作装置完成相应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控制自动升降台下降,使得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操作,提高效率,所述的脱脂设备上还设有去污剂容器和去污头,所述的在脱脂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一自动升降台、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去污头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连接。工作时,当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第一自动升降台上有弹性体时,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一自动升降台上升到顶点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通过携带着去污头从去污剂容器运动至弹性体被贴部位,然后进行人工模拟擦拭动作;擦拭一次或以上次数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去污头返回至去污剂容器,同时控制第一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以一个装配环节。
为了达到不同力度的擦拭动作,在去污头上装有缓冲机构,为了在去污时能够正常的操作,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脱脂设备上还设有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且所述的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与去污剂容器信号连接。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操作,提高效率,在一次吹气设备和二次吹气设备上均设有第一气路控制装置和喷气头;所述的在一次吹气设备和二次吹气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二自动升降台、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喷气头由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移动,第一气路控制装置通过气源设备得到气源,且喷气头还与第一气路控制装置气路输送连接;工作时:所述的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第二自动升降台盛装有弹性体时,此时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二自动升降台上升并至于顶点后,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气头从初始位运动至弹性体被贴部位,进行吹气动作;当吹气完成后,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气头返回初始位,同时第二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