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茉莉花微胶囊香精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4193.6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凌元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利达上光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B01J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花 微胶囊 香精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精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茉莉花微胶囊香精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香精的组分挥发性较强, 对光、热和氧等敏感, 易与其他组分反应, 导致香味逐渐消失, 保香时间缩短。因此, 香精的微胶囊包覆技术应运而生, 并被迅速应用于纺织、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
目前常用的香精微胶囊制备方法有喷雾干燥法和复凝聚法。但喷雾干燥法制得香精微胶囊流动性较差, 包埋率低, 复凝聚法存在需要精确控制等电点的pH 值等反应条件, 及后期难以过滤干燥等技术问题。
热固性脲醛树脂为壁材, 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稳定剂, 经原位聚合法制得微胶囊化茉莉香精, 能够明显改善上述缺点, 制得易于干燥的产品。但是鲜有原位聚合法用于制微胶囊化茉莉香精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目的是针对现阶段茉莉花香精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茉莉花微胶囊香精的制备方法,可以提高茉莉花香精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茉莉花微胶囊香精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12~20 g 茉莉香精,200 mL和1~5%乳化剂混合,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30~50 min,得香精分散液;(2)7.2 g 尿素,9.7g37%的甲醛和100~200ml蒸馏水混合,保温反应20 min后, 冷却至室温,得到约20%固含量脲醛树脂预聚物的透明水溶液;(3)将香精分散液滴加入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中,升温至60℃后保温搅拌4 h,预聚物在香精微粒表面聚合成膜;(4)降温到室温,产物经抽滤分离后,置于70℃的烘箱中干燥24h,即得。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原理:以液体茉莉香精为目的物,热固性脲醛树脂为壁材, 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稳定剂, 经原位聚合法制得微胶囊化茉莉香精, 制得易于干燥的产品,有明显的缓释功能。
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液体香精包覆完全, 其形貌完整, 产品流动性较好, 热稳定性得到改善, 缓释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2 g 茉莉香精,200 mL和1%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50 min,得香精分散液;7.2 g 尿素, 9.7 g37%的甲醛和200ml蒸馏水混合,保温反应20 min 后, 冷却至室温, 得到约20%固含量脲醛树脂预聚物的透明水溶液;将香精分散液滴加入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中,升温至60℃后保温搅拌4 h,预聚物在香精微粒表面聚合成膜;降温到室温,产物经抽滤分离后, 置于70℃的烘箱中干燥24h,即得。
实施例2. 20 g 茉莉香精,200 mL和5%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50 min,得香精分散液;7.2 g 尿素, 9.7 g37%的甲醛和200ml蒸馏水混合,保温反应20 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约20%固含量脲醛树脂预聚物的透明水溶液;将香精分散液滴加入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中,升温至60℃后保温搅拌4 h,预聚物在香精微粒表面聚合成膜;降温到室温,产物经抽滤分离后, 置于70℃的烘箱中干燥24h,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利达上光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利达上光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