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885.9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发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7/505 | 分类号: | G06F7/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法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编程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法器。
背景技术
FPGA是一种集成度很高的新型高性能可编程芯片,适用于高速、高密度的高端数字逻辑电路设计领域。由于其内部电路功能是可编程的(Programmable),因此可以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和专用设计工具,在其内部灵活地实现极其复杂的电路功能。
在FPGA设计领域,面积通常指的是FPGA的芯片资源,包括逻辑资源和I/O资源等。速度一般指的是FPGA工作的最高频率。由于面积越小,就意味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实现产品的功能,因此在实际设计中,使用最小的面积设计出最高的速度是每一个开发者追求目标。
速度优势可以换取面积的节约,即所谓速度换面积原则。所谓的速度优势指的通过进行整个FPGA的设计,使得FPGA中有部分模块的算法运行周期快于其他部分模块,这样,这部分模块就相对于其他部分具有速度优势。利用这部分模块的速度优势来降低整个FPGA设计的使用资源就是速度换面积原则的体现。
速度换面积原则在一些较复杂的算法设计中常常会用到。而在这些较复杂的算法设计中,流水线设计常常是必须用到的技术。当采用流水线设计时,流水线的每一级中常常存在同一个算法(由FPGA中的模块实现)被重复地使用,且不同级中对于该算法的使用次数却不一样的现象。这些被重复使用但是使用次数不同的模块将会占用大量的FPGA资源。
随着FPGA技术的不断发展,FPGA内部越来越多的内嵌了DSP乘法器,为一些常用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和能力。因此,在以往设计中那些被重复使用的模块的速度可以很高,即相对其他部分具有速度优势。利用这个特点,在对FPGA的设计进行改造中,可以将被重复使用的模块改造为由最小的高速单元来实现。
以下以对加法器这样的模块的改造为例,说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加法器的原理。
加法器,是为了实现加法即产生数的和的装置,是FPGA设计中的一种基本算术逻辑单元。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FPGA设计的性能和资源使用率。实现加法器的最小的高速单元一般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半加器和全加器。
半加器的实现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其中,两个输入可以分别标识为A、B或X、Y,而输出则通常标识为S(即Sum,表示A与B之和)和C(即Carry,表示A加上B后产生的进位值)。A和B经异或(XOR)运算后即得到S,而经与(AND)运算后即得到为C,即存在下式[1]和[2]:
C=A·B [2]
半加器虽能产生进位值,但半加器本身并不能处理进位值。
下表1为半加器的真值表:
表1:
全加器的实现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引入了进位值的输入,以计算较大的数。为区分全加器的两个进位线所分别传输的进位值,一般将输入端的进位线所输入的进位值记作Ci或Cin,而将输出端的进位线所输出的进位值记作Co或Cout。
如图2所示,全加器有三个二进制的输入,其中一个是进位值的输入,所以全加器可以处理进位值。
全加器可以视为由两个半加器组合而成的。全加器的输出S的计算方式如下式[3],而Co的计算方式如下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多节点顺序控制的方法
- 下一篇:平板型扩展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