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翅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747.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宙;崔凯;许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2;F28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翅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以翅片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紧凑、轻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空分设备、石油化工、制冷及低温领域、汽车和航空工业等领域。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包括隔板、翅片封条和导流片;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和封条形成一个夹层,为流体通道,将上述夹层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叠置,钎焊为一个整体组成板束,再将板束和对应的封头、接管、支撑等零件装配,即形成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流体通道内流过相互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两种流体在换热器内逆向流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板翅式换热器,流体在流体通道内流动的流向为沿该流体通道的对角线,相邻流体通道内的两种流体的流向即为相邻流体通道的相交的两对角线,换句话说,换热区主要集中在形成流体通道的相邻两隔板的中间部位,所以两种流体之间的有效接触换热面积较小,使得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差;此外,流体在流道空间内流动时,流过的有效空间较小,流体通道四角附近的空间均未被利用,为无效空间,降低了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增大两种流体之间的有效接触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该板翅式换热器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顶板、底板以及堆叠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板片,任意相邻两板片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设有低温流体总进口、低温流体总出口、高温流体总进口和高温流体总出口;
所述板片具有分别设有流体进、出口的低温流体流道和高温流体流道,还包括隔板,所述低温流体流道和所述高温流体流道通过所述隔板相互隔绝;
相邻两板片的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位于所述板片的同一端并连通,且与所述低温流体总进口连通;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板片的同一端并连通,且与所述低温流体总出口连通;
相邻两板片的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位于所述板片的同一端并连通,且与所述高温流体总进口连通;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板片的同一端并连通,且与所述高温流体总出口连通;
同一板片两侧的低温流体流道位于所述隔板的不同侧,高温流体流道位于所述隔板的不同侧。
优选地,同一板片内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位于该板片的一端,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位于该板片的另一端。
优选地,相邻两板片的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出口在垂直于所述板片的方向上位置分别对应,相邻两板片的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出口在垂直于所述板片的方向上位置分别对应。
优选地,同一板片内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优选地,同一板片内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出口的中心以及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出口的中心均位于所述板片的中轴线上。
优选地,同一板片内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进口位于该板片的一端,低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和高温流体流道的流体出口位于该板片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低温流体总进口和所述高温流体总进口均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低温流体总出口和所述高温流体总出口均设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低温流体总进口和所述高温流体总出口均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低温流体总出口和所述高温流体总进口均设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板片内设有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隔板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板片、所述隔板和所述翅片钎焊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