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13589.9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侠;马晓飞;闫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3 | 分类号: | C09K11/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铽单掺氟 硼酸 荧光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的一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
背景技术
白光LED具有低能耗、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将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实现白光LED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荧光粉光转换法;二是多芯片法。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利用三基色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发出白光;三是多量子阱法,是在一个芯片中利用多个活性层使LED芯片直接发出白光。根据技术、工艺、生产成本等因素,荧光粉光转换法是一条成本较低、综合性能适中,较容易实现产业化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多和最为熟悉的。燃烧法是通过反应物自身发生化学反应放热,达到着火点时,快速燃烧通过发出的能量继续维持反应,最终得到所制备的目标产物,此方法可用来合成荧光粉。
由于稀土硼酸盐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合成温度低以及发光性能优良等优点,故硼酸盐是一种优异的基质材料,然而稀土离子掺杂的含卤硼酸盐荧光粉在紫外光UV或蓝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极大的关注。例如,通过向金属氧化物中引入氟离子形成金属氟氧化物,可以降低合成和烧结温度,并且修饰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作为荧光粉基质的卤素化合物有很多,如卤磷酸盐、卤硼酸盐、卤硅酸盐、卤铝酸盐等;在无机材料中,这类复合物因其结构特点,可通过调整阳离子配位环境影响发光性能,广泛受到显著关注。氟硼酸镁,化学式为Mg5(BO3)3F,具备上述两种化合物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形貌均匀,色纯度高的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在241 nm紫外光的激发下得到绿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其化学式为Mg5-x(BO3)3F:xTb3+,其中x=0.01~0.09;
(1)按配比,将氧化铽用质量分数69%的浓硝酸溶解,配制成0.1mol·L-1 硝酸铽溶液(Tb(NO3)3);再将硝酸镁溶于去离子水;把两种溶液混合,配制成金属离子溶液;所述的Tb3+:Mg2+的摩尔比为x:5-x,其中x=0.01~0.09;
(2)在步骤(1)配好的金属离子溶液中,按配比加入柠檬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80 ℃恒温搅拌器上搅拌0.5~1 h,直至全部变为白色凝胶;
(4)将步骤(3)所得到的凝胶移入干燥箱中,于恒温220 ℃恒温1 h,凝胶燃烧,得到浅棕色蓬松粉末;
(5)将步骤(4)得到的浅棕色蓬松粉末在马弗炉中煅烧处理,温度为800 ℃,然后恒温2 h,得到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其化学式为Mg5-x(BO3)3F:xTb3+,其中x=0.01~0.09,本发明利用低温燃烧法实现离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所得的产物呈现泡沫状、蓬松、不团聚、易研磨,并且产品色纯度高。本发明的方法的炉温大大降低,生产过程简便,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合成方法。这种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心主要位于486 nm、543 nm、584 nm和622 nm,其中543 nm的发射强度最强。铽离子摩尔掺杂浓度为0.05时,发射峰强度最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Mg4.99(BO3)3F:0.01Tb3+的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的XRD图谱。
图2为本发明的Mg4.99(BO3)3F:0.01Tb3+的铽单掺氟硼酸镁荧光粉的扫描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