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溶铬铁矿氧化制铬酸钠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13503.2 | 申请日: | 2013-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翔 | 
| 主分类号: | C01G37/14 | 分类号: | C01G3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铬铁矿 氧化 制铬酸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溶铬铁矿氧化制铬酸钠工艺,属于以铬铁矿为原料,铬经过加酸溶解氧化变为六价铬,直接制取铬酸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铬盐生产自诞生以来,一般采用几种生产方法:有钙焙烧、少钙焙烧、无钙焙烧、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气动流化塔式连续液相氧化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采用以铬铁矿为原料通过焙烧或加碱高温氧化法制取铬酸钠。实际上所有这些生产铬盐的方法均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生产过程产生的铬渣处理难的问题。
有钙焙烧产生的铬渣量大,环境污染大,淘汰或禁止使用。无钙或少钙焙烧产生的铬渣,处理方法一般采用:一部分返回作为铬盐生产焙烧之用,另一部分用于铬铁生产,而每处理一吨铬渣就亏损一千元以上,还有部分未处理铬渣堆放,日积月累铬渣量剧增,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气动流化塔式连续液相氧化法产生的铬渣也需要处理,用于冶炼铬铁或高温解毒后作为水泥生产添加剂之用,处理量有限,投入大,高耗能,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亏损大。
已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由铬铁矿经无钙焙烧生产铬酸钠的方法”,专利号:200710017747.8,公开号:CN101045559,公开日:2007.10.03,存在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种新型的铬盐生产方法,达到高效、节能、清洁、环保、无渣的目的,创造出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酸溶铬铁矿氧化制铬酸钠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铬铁矿为原料加入酸溶解氧化制取铬酸钠,并将铬铁矿中的其它物质提取直接生产出系列化工产品,整个工艺流程无渣排放,其步骤是:
1.将铬铁矿粉碎为200-500目,加入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升温氧化铬变为六价铬,加入水使可溶性物质变为离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为:Cr6+、Fe3+、AI3+、Mg2+,沉淀物为:Cr2O3、SiO2、Fe2O3、AI2O3的混合物或者Cr2O3、SiO2的混合物或者SiO2;
2.排出溶液,沉淀物中加入六价铬处理剂:FeSO4、Na2S2O5、Na2SO3、NaHSO3、SO2、H2C2O4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制得产品:Cr2O3、SiO2、Fe2O3、AI2O3的混合物或者Cr2O3、SiO2的混合物或者SiO2;
3.混合溶液(Cr6+、Fe3+、AI3+、Mg2+)中加入NaOH或KOH或NH3.H2O,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排出溶液,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制得Fe(OH)3产品;
4.混合溶液(Cr6+、AI3+、Mg2+)中加入NaOH或KOH或NH3.H2O,使AI3+完全沉淀为AI(OH)3,排出溶液,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制得AI(OH)3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翔,未经唐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洗涤塔
 - 下一篇:一种高效且便于回收的铸件清砂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