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2083.6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新华;卓静;黄柯;孔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导体 制冷 冷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冷凝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其中,冷凝是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过程。
生产实践或者实验中,常用冷凝管的冷凝过程需要冷却介质的参与,一般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居多,水的高比热容使得其是一种良好的吸热介质,并以廉价无污染的优点成为冷却介质的首选。但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却极大,比如一般以自来水为冷却水体,吸热之后的高温水因不能及时储存和利用而大量浪费,这使得冷凝结构成为一个高水耗的装置,因而使得水冷的方式是众多冷凝装置的弊端之一。
近几年有其他发明是利用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凝,构建了一个完全脱离水冷的冷凝装置,但是,风冷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不及水冷的好,不能够及时换热,导致蒸馏时间增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冷凝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以解决现有水冷蒸馏冷凝器需耗费大量水资源,以及风冷冷凝器冷凝效果较差的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其中,包括玻璃管、金属冷凝板、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装置,该玻璃管嵌设在金属冷凝板内并呈弯曲状,该玻璃管一端为蒸汽入口,另一端为冷凝器出口,该散热装置具有散热片;该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后具有分别位于制冷片两侧的热端和冷端,该冷端紧贴在金属冷凝板上,该热端紧贴在散热片上。
进一步,该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该散热片为片状,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翼,另一侧形成有接触面,该接触面与热端紧贴,该散热风扇产生吹向散热片及其上散热翼的风。
进一步,该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之间还设置有导热硅脂层。
进一步,该散热片采用铝材制或铜材制制成。
进一步,该金属冷凝板采用铝块或铜块。
进一步,该玻璃管在蒸汽入口和冷凝器出口处都设置有宝塔结构。
进一步,该冷凝装置还包括前盖,该前盖在玻璃管嵌入金属冷凝板后连接在金属冷凝板上,该前盖与金属冷凝板具有相同的材质。
进一步,该冷凝装置的金属冷凝板两侧均有一套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装置。
进一步,该冷凝装置还包括隔热板,该隔热板形成有形状匹配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镂空孔,该半导体制冷片嵌设在镂空孔中,该隔热板位于散热装置与金属冷凝版之间。
进一步,该冷凝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板,该金属冷凝板固定在金属冷凝板上,该固定安装板为导热慢的玻璃纤维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其开创性地利用了半导体制冷的有益效果,创新了冷凝技术,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是将金属冷凝板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再让热端紧贴在散热片上,如此利用冷端可以快速地将金属冷凝板的热量吸收,接着冷端吸收的热量迅速传递至热端,再由热端通过散热片快速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浪费大量水资源,同时也具有较佳的冷凝效果,使得蒸馏冷凝实验更便捷、实用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金属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风扇与散热片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冷凝装置 100
玻璃管 1 蒸汽入口 11
冷凝器出口 12 宝塔结构 13
金属冷凝板 2 内腔 21
半导体制冷片 3
散热装置 4 散热片 41
散热风扇 42 散热翼 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2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U鞋底防静电剂
- 下一篇:双废料输送线用自动分料废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