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AC地址定向搜索的网络拓扑自发现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11560.7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9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男;林尧;施文全;王凌;黄楷;刘峰;许进基;陈品洲;沈春马;陈贵青;陈玲;卞正皑;陈舒;郑凯;陈义驹;郑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H04L12/741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ac 地址 定向 搜索 网络 拓扑 发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MAC地址定向搜索的网络拓扑自发现方法,包括:
通过循环检测预设的网管IP地址段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采集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网管IP、网管MAC地址和设备型号;
根据网络层级权重值对发现的全网设备排序,形成以根端口为起点的网络拓扑搜索队列,所述搜索队列是按照每个根端口划分的独立搜索队列;
在网络拓扑搜索队列中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并发执行定向搜索,以便发现网络拓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循环检测预设的网管IP地址段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采集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
利用PING命令检测预设的网管IP地址段中的每一个网管IP,如果网管IP处于连通状态,则发现一台以该网管IP为标识的设备;
通过测试网管口令池中口令来探测所发现设备的网管协议和网管口令,使用探测到的网管协议和网管口令采集相应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网管IP、网管MAC地址和设备型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层级权重值对发现的全网设备排序,形成以根端口为起点的网络拓扑搜索队列包括:
通过PING操作触发网管MAC地址转发表的全量更新;
采集根设备的网管MAC地址转发表;
将根设备的网管MAC地址转发表按照每个根端口划分为独立的搜索群,网管MAC地址转发表中的每个网管MAC地址对应一台设备;
每台设备的网管MAC地址根据设备型号映射一个网络层级权重值;
对每个搜索群内的MAC地址按照设备对应的网络层级权重值从小到大排序,若权重值相同则按网管IP地址从小到大排序,将各个独立的搜索群转变为各个独立的以根端口为起点的网络拓扑搜索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网络拓扑搜索队列中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并发执行定向搜索,以便发现网络拓扑包括:
确定网络拓扑搜索队列中各设备的上联端口,对于上联端口唯一的设备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执行层间定向搜索;
对于无法搜索到有效上联端口的设备,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执行异构设备的定向搜索;
在层间定向搜索之后,确定网络拓扑搜索队列中各设备的下联端口,对于下联端口不唯一的设备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执行层内定向搜索,如果下联端口唯一,则确定出该下联端口所联的两台设备之间的层间中继链路;
其中,根据网络层级权重值的值区间来划分网络层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上联端口唯一的设备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执行层间定向搜索包括:
按照自上而下原则,依次以下一个网络层设备的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在相邻的上一个网络层的设备上搜索网管MAC地址转发表;
如果下层设备的网管MAC地址出现在上层设备的上联端口,则认定为下层设备的无效级联端口,不用于中继链路确认;
如果下层设备的网管MAC地址出现在上层设备的非上联端口,则该端口被认定为有效级联端口,用于中继链路确认,整合队列内所有的有效级联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下联端口不唯一的设备以网管MAC地址为关键值执行层内定向搜索包括:
对于下联端口不唯一的设备所下联的各个设备,按照网络层级权重值从小到大重新排序;
在网络层级权重值最小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中搜索其他设备的网管MAC地址,若网管MAC地址出现的设备端口为网络层级权重值最小设备的上联端口,则认定为无效级联端口,不用于中继链路确认;若网管MAC地址出现的设备端口为网络层级权重值最小设备的非上联端口,则该端口被认定为有效级联端口,用于中继链路确认;
如果仍有设备无法确认有效中继链路,在网络层级权重值次小的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中搜索剩余设备的网管MAC地址,进行中继链路确认;
依次按网络层级权重值从小到大循环检索每台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直至队列内所有设备中继链路得到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5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