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1436.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云;李清;赵文圣;陈超;马修真;李文辉;李学民;费红姿;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5/00 | 分类号: | F02M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阻尼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压力稳压器,具体地说是燃油喷射系统的压力稳压器。
背景技术
电控喷油技术经历了从位置式电控燃油系统到时间-压力式电控燃油系统的蜕变,实现了脉动式的供油方式到蓄压式的供油方式的转变,而随着全球能源日益枯竭,各国对柴油机的排放和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就促使作为内燃机的核心系统——燃油系统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实现了喷油压力可调且能持续保持高压状态,喷油压力的产生和喷油过程的相互独立,喷油定时和喷油速率波形的自由控制。电控共轨燃油系统中的高压油泵在柴油机的带动下,以一定的速度比连续的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腔(即公共容腔)内,高压燃油再由共轨腔送入各缸的喷油器。共轨腔的压力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不断的给喷油器提供高压燃油。但在现有的技术中,由于高压油泵的高频脉动式供油到共轨腔中,同时各缸开始喷油和结束喷油的液压冲击又反馈于共轨腔之中,致使共轨腔中的压力波动显著,影响发动机循环喷油量的稳定,使各缸每循环喷油量不一致,导致各缸动力输出的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削弱和吸收高频压力波动和液压冲击,减小每循环的喷油量的波动,提高发动机循环喷油量的稳定性,削弱发动机各缸喷油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其特征是:包括稳压器壳体,稳压器壳体里安装孔管,稳压器壳体与孔管之间形成阻尼外腔,孔管里形成阻尼内腔,孔管上设置大小不等的阻尼孔,阻尼外腔与负载相连。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稳压器壳体上设置大小不等的阻尼口,各个阻尼口上分别安装大小不等的液容阻尼器。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根据燃油系统的总缸数以及实际工况的要求,匹配阻尼孔的直径和孔数、阻尼口的长度、个数和直径以及液容阻尼器的个数、容积大小,使其削弱不同频率的压力波的效果最佳。由于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的作用,削弱了稳压腔中的压力波动,同时也削弱了负载反馈的压力冲击,增加了循环喷油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其主要包括稳压器壳体1,阻尼外腔2,阻尼孔3,阻尼内腔4,孔管5。孔管5将稳压腔分隔成两个部分,阻尼外腔2和阻尼内腔4,孔管5上布置了不同直径的阻尼孔3。燃油进入阻尼内腔4,通过阻尼孔3的不同孔径阻尼不同频率的燃油压力波,削弱燃油的压力波动,燃油再有阻尼孔3进入阻尼外腔2,阻尼外腔2再与负载相连,而负载引起的液压冲击反馈到阻尼外腔2,由阻尼孔3的阻尼作用削弱液压冲击进入阻尼内腔4。通过不同阻尼孔孔径的匹配能使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削弱不同频率的压力波。
实施方式二:
包括稳压器壳体1,阻尼外腔2,阻尼孔3,阻尼内腔4,孔管5,阻尼口6,液容阻尼器7。孔管5将稳压腔分隔成两个部分,阻尼外腔2和阻尼内腔4,孔管5上布置了不同直径的阻尼孔3,稳压器壳体1周围布置了不同直径大小的阻尼口6,阻尼口6的另一端为液容阻尼器7。燃油进入阻尼内腔4,通过阻尼孔3的不同孔径阻尼不同频率的燃油压力波,削弱燃油的压力波动,燃油再有阻尼孔3进入阻尼外腔2,由阻尼口6和液容阻尼器7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削弱燃油压力的波动,阻尼外腔2再与负载相连,而负载引起的液压冲击反馈到阻尼外腔2,由阻尼孔3的阻尼作用、阻尼口6与液容阻尼器7的共同作用削弱液压冲击进入阻尼内腔4。通过阻尼孔3、阻尼口6的不同直径和液容阻尼器7的不同容积削弱不同频率的压力波,从而扩大了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的阻尼频率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波阻尼式燃油系统
- 下一篇:汽车涉水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