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11306.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皆宽;于继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皆宽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5/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副 栓耦式 防盗锁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尤指一种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边栓式防盗锁芯逐步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有的通过叶片的牙槽与边栓配合,有的通过圆柱的牙槽与边栓配合。通过钥匙使每个叶片或圆柱弹子上的牙槽对齐,使边栓一端进入耦子牙槽,脱离与锁套的啮合,方能使钥匙带动锁胆转动。这种锁的防盗性能优点是锁套内孔的加工简单,适用于欧标锁标准的葫芦锁芯,但它存在以下防盗和技术问题:
1、在技术性开启状态下,通过扁状工具转动锁胆,使锁胆上的边栓与锁套产生向心的作用力,然后通过拨勾逐个将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螺纹状牙槽挑拨到与边栓齿牙啮合的位置,挑拨感明显,使边栓与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螺纹状牙槽对应,再继续旋转锁胆,使边栓与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牙槽啮合,即可容易打开防盗锁芯。其防盗性能较差。
2、如果选用叶片结构,每个叶片需与锁胆上轴向分布的叶片槽孔配合,叶片和叶片槽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在锁胆上的与边栓间隙配合的边栓槽口、与叶片配合的叶片槽孔均为矩形,加工后需要经过冲制清根,其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3、如果选用圆柱弹子结构,锁胆上与其配合的圆孔虽然容易加工,但圆柱弹子上不仅要加工出与边栓齿牙啮合的螺纹状牙槽,螺纹状牙槽所在轴向位置还要与钥匙的级差相应合,体积很小,加工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边栓式防盗锁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性开启难度的同时,使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技术性开启难度,还能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工业化生产能力。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包括锁套、锁胆、边栓、耦子。在锁胆的轴向方向,设有一正边栓和一副边栓。所述的正边栓与锁胆上的正边栓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副边栓与锁胆上的副边栓槽间隙配合。在每个耦子上对应正边栓的一侧设有制动凹槽;在每个耦子上对应副边栓的一侧设有V形牙槽。正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正边栓另一侧的凸台与耦子的制动凹槽啮合。副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副边栓另一侧的V形齿牙与耦子的V形牙槽啮合。与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多个耦子为一组,与锁胆上的耦子槽间隙配合,并沿锁胆轴向排列。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二个V形牙槽;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一个制动凹槽。
按所述的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的横截面外廓,初步分别加工成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线材,根据设计要求将正边栓、副边栓和耦子线材截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所述的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所述的锁胆上的耦子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锁胆上的耦子槽为径向贯通槽孔,耦子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也正是铣刀的加工半径,解决边栓槽两端直口很难加工的问题。锁胆上的耦子槽两端为工艺半圆槽,避免难以加工的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皆宽,未经孙皆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材料智能送料装置
- 下一篇:双工位旋转取放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