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腔膜结构流体压力腔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10829.X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郝朋伟;经来旺;董海龙;李松;孟凡鹏;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结构 流体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腔内流体的长期密封,提供一种长期(3-5年)抗渗漏的密闭流体压力腔。
背景技术
压力腔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空腔结构的主体,另一部分通过光滑的结合面与主体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结合面两侧的主体部分和配合部分的尺寸差越小,压力腔的密封性能越好。为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压力腔的结合面上通常设置有1-2道密封圈。
密闭压力腔内流体的渗漏是制约流体压力腔内压力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液体压力腔,如锚杆/锚索工作阻力测试仪、液压枕、材料蠕变性能测试设备的油压腔,都存在高压环境下液体的渗漏问题。压力腔内流体的缓慢而持续的渗漏不仅直接导致压力的不稳定变化,还有可能造成测试设备或仪器的失效。例如锚杆/锚索工作阻力测试仪内油压的缓慢渗漏会导致锚杆/锚索工作阻力的不断下降,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度,而且渗漏液体的总量达到压力腔的内存量后,整个测试仪器完全丧失测试能力。
未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仪器将压力腔内的液体换成流动性较差的固体黄油。该举措只能延缓压力腔内物质的渗漏速度,而且严重影响压力的测试精度,却不能从跟不上高压状态下密闭压力腔内流体不断渗漏的现状。
事实上,压力腔内流体的主要渗漏通道是压力腔的结合面。虽然有1道甚至多道密封圈的阻碍,在高压环境下,流体仍能缓慢的从缝隙中渗透出来,严重影响压力腔的使用寿命及测试效果。
解决高压条件下流体的渗漏问题可以将流体封装于弹性好、壁层薄的柔性橡胶袋中,而将橡胶袋置于压力腔中,从根本上堵住流体渗漏的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力防渗漏的流体压力腔,客服了现有压力腔渗漏问题无法解决、测试准确度无法保证、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本专利将腔膜结构的防渗原理应用到机械压力腔的防渗之中,具体技术方案是:
利用压力腔内部的橡胶袋防止渗漏,而橡胶袋内流体的压力又通过非常薄的膜层作用到机械腔体上。与之相类似的是自行车的内外胎原理:内胎负责防止其内的气体溢出,外胎负责承受气体的高压。
一种仿腔膜结构流体压力腔
该发明所涉及的压力腔的内附防渗橡胶袋可根据压力腔的形状及尺寸制作。
附图说明
以普通液压枕内附腔膜(橡胶袋)为例,说明仿腔膜结构流体压力腔的结构。
图1是仿腔膜结构液压枕的正视剖面图,图2是俯视图,图3是仿腔膜结构液压枕的三维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根据液压枕内腔的几何尺寸设定内附腔膜的外观及尺寸。腔膜外壁尺寸与液压枕内腔的的尺寸相当,腔膜层的厚度不超过1mm。腔膜外壁预设一段薄壁管层结构,保证压力表与液压枕内腔连接处不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