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锈斑蟳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10311.6 申请日: 2013-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330561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马洪雨;夏连军;邹雄;马凌波;马春艳;陆建学;蒋伟;李淑娟;刘月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
地址: 20009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锈斑 卫星 分子 标记 筛选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锈斑蟳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包括:

(1)提取锈斑蟳基因组DNA并稀释备用;

(2)设计5’锚定引物及PCR扩增;

(3)克隆扩增产物及测序;

(4)微卫星分子标记序列分析及微卫星特异引物设计;其中,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对应的特异引物序列如下所示:

Cfe-1标记:如SEQ ID NO:1所示;

Cfe-1标记的特异引物序列:

F:ATGCTTGCTATTATTTTCTACTG;

R:GAGCAAATTAAGATTGACTGA;

Cfe-2标记:如SEQ ID NO:4所示;

Cfe-2标记的特异引物序列:

F:GAGTGGTAATGGGAGCAAATG;

R:TCCACATGCTCGTAAAACAAA;

Cfe-3标记:如SEQ ID NO:7所示;

Cfe-3标记的特异引物序列:

F:GGGATGTAAGACAATGTGAAC;

R:TTATACACCAATCTATATTAATTTC;

Cfe-4标记:如SEQ ID NO:10所示;

Cfe-4标记的特异引物序列:

F:ACCAGCCGTAATGCAGAACAC;

R:AAAACCCTGAGAAAGGATTGCA;

Cfe-5标记:如SEQ ID NO:13所示;

Cfe-5标记的特异引物序列:

F:CTTCCCCTTGGATGACGCTC;

R:GACTTAAACTCCCTTTGCTACCTG;

(5)使用引物对锈斑蟳不同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6)使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

(7)根据扩增产物的不同迁移距离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从而获得锈斑蟳遗传变异的多态性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锈斑蟳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提取锈斑蟳基因组DNA包括以下步骤:剪取锈斑蟳肌肉组织100-150mg,置于500μL组织提取液中剪碎,加入终浓度为20mg/mL的蛋白酶K和终浓度为100μg/mL的RNase A,55℃消化2-3个小时;用体积比为25:24:1的酚、氯仿和异戊醇混合液抽提两次;然后用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DNA,经70%乙醇洗涤和自然干燥后,溶解于TE中;最后将DNA浓度稀释为100ng/μL,并保存在-20℃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锈斑蟳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设计5’锚定引物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含有兼并碱基及重复碱基的引物,其中重复碱基部分为2个碱基6次重复、3或4个碱基4次重复,用于与基因组DNA中的重复碱基结合;

采用的引物有PCT6:5’-KKVRVRV(CT)6-3’;PGT6:5’-KKRVRVR(GT)4-3’;PCAC4:5’-KKBDDBD(CAC)4-3’;

所述的PCR扩增包括以下步骤:每个5’锚定引物以锈斑蟳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基因组DNA模板1μL、5’锚定引物终浓度为0.8μmol/L、Mg2+终浓度为1.5mmol/L、dNTP终浓度为0.2mmol/L、Taq DNA聚合酶0.75U、1×PCR buffer,最后补充灭菌双蒸水至总体积为25μ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30秒、引物特异的退火温度退火50秒、72℃延伸50秒,30个循环;最后于72℃延伸7分钟;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预扩增产物,并回收大小在250-800bp之间的扩增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锈斑蟳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克隆及测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将回收的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中,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接种到LB Amp+培养基中生长,再利用载体通用引物和PCR扩增法鉴定阳性克隆,挑取插入片段大小在250-1000bp的阳性克隆利用ABI3730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3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