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0277.2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1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腹泻 中药 组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二)背景技术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是指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带有脓血等。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以肠道感染最为常见。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它们分别引起流行性腹泻、菌痢、伤寒、霍乱、食物中毒及阿米巴痢疾等病症,腹泻能引起机体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不但会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会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钙及镁等。如果丢失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酸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另外腹泻时会伴随大量水分丧失,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再者钠、钾、钙、镁,可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腹泻时这些阳离子缺乏,可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为不利。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消炎药或注射的方式治疗腹泻,虽然见效快,但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也有采用外用药治疗,但大多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疗程较长、成本较高、久治不愈、收效缓慢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见效和痊愈时间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持久的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吴茱萸2-6份、丁香2-6份、胡椒2-6份、小茴香4-8份、
五倍子4-8份、白芷1-3份、穿心莲22-26份、黄连1-3份、
当归1-3份、红花1-3份、白芥子4-8份、高良姜1-3份、
荜茇1-3份、淫羊藿1-3份、延胡索1-3份、连翘1-3份、
丹参1-3份、川芎1-3份、肉桂2-6份、山药2-6份。
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吴茱萸4份、丁香4份、胡椒4份、小茴香6份、
五倍子6份、白芷2份、穿心莲24份、黄连2份、
当归2份、红花2份、白芥子6份、高良姜2份、
荜茇2份、淫羊藿2份、延胡索2份、连翘2份、
丹参2份、川芎2份、肉桂4份、山药4份。
该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的吴茱萸、丁香、胡椒、小茴香、五倍子、白芷、穿心莲、黄连、当归、红花混合,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2)将上述重量的白芥子、高良姜、荜茇、淫羊藿、延胡索、连翘、丹参、川芎、肉桂、山药共置入煎药锅内,加水至淹没药面2-4cm,浸泡48小时后煎煮,待煮沸后继续加热煎煮,煎煮7-8小时后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至淹没药面2-4cm,继续煎煮2-3小时后,滤出药液,将两次煎煮药液合并,然后继续煎煮5小时得药膏;
(3)将步骤(1)制得的药粉混合到步骤(2)制备的药膏中,搅拌均匀即得该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用法用量:将适量的该中药组合物贴于肚脐处或左、右脚底的涌泉穴上,用纱布固定好,每天贴一次,一次贴24小时,一般一天见效,3天即可痊愈。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吴茱萸:散寒,温中,解郁,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丁香:温中,降逆,暖肾。主治胃寒呃逆,呕吐,反胃,泻痢,脘腹冷痛,痃癖,疝气,奔豚气,癣症;
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止泻,开胃,解毒。主治胃寒疼痛,呕吐,受寒泄泻,食欲不振,中鱼蟹毒;
小茴香: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五倍子: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穿心莲: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喘,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鼻窦炎,中耳炎,结膜炎,胃火牙痛,急性菌痢,肠炎,湿热黄疸,淋证,丹毒,疮疡痈肿,湿疹,毒蛇咬伤,烫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萍,未经吴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螨唑和丙溴磷的农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豚草卷蛾的越冬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