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9666.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上贺;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光纤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于链路正常工作状态,获取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分别作为光功率基准值;
检测到链路发生异常时,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分别作为光功率故障值;
根据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基准值和光功率故障值,基于故障检测规则检测出光纤链路故障发生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链路正常工作状态,获取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包括:检测到链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互发设定的业务测试码流,以分别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
检测到链路发生异常时,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包括:检测到链路发生异常时,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互发所述设定的业务测试码流,以分别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的光模块的光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于链路正常工作状态,获取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分别作为光功率基准值,包括:
获取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的光模块出厂设置的正常工作光功率范围,从所述正常工作光功率范围内选取出所述光功率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端设备中的光模块的光功率,包括:
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的管理网口接收所述对端设备的光模块的光功率;或,
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除发生故障的光纤链路以外任意一路光纤链路接收所述对端设备的光模块的光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包括:
通过所述本端设备的底层硬件读取协议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基准值和光功率故障值,检测出光纤链路故障发生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故障偏差阈值和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基准值,生成故障检测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的光功率包括:光模块的接收光功率和发送光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基准值和光功率故障值,基于故障检测规则检测出光纤链路故障发生点包括:
基于故障检测规则,若判断出所述本端设备的发送光功率基准值与发送光功率故障值的偏差大于发送光功率偏差阈值,且所述本端设备的接收光功率基准值与接收光功率故障值的偏差小于接收光功率偏差阈值,则检测出故障发生点为本端设备中的光模块;
基于故障检测规则,若判断出所述本端设备的发送光功率基准值与发送光功率故障值的偏差小于发送光功率偏差阈值,且所述本端设备的接收光功率基准值与接收光功率故障值的偏差大于接收光功率偏差阈值,则检测出故障发生点为对端设备中的光模块。
9.一种光纤链路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对应于链路正常工作状态,获取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分别作为光功率基准值;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检测到链路发生异常时,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以及获取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分别作为光功率故障值;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基准值和光功率故障值,基于故障检测规则检测出光纤链路故障发生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检测到链路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互发设定的业务测试码流,以分别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光模块的光功率;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还用于检测到链路发生异常时,通过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互发所述设定的业务测试码流,以分别获取所述本端设备以及对端设备中的光模块的光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6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