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9361.2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姜美佳;林安;陈艳雄;郭昊;汪盛藻;叶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氏化工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7/12 | 分类号: | C09D7/12;B0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酸 衍生物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物品外观及装饰也越来越看重,因此对所用材料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很好的色度和亮度,更要求具有很好的耐污染,耐老化,防潮,防霉性好,还要有不污染环境、安全无毒、无火灾危险、施工方便、涂膜干燥快、保光保色好、透气性好等特点,面漆的涂装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但是面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意外损伤,对此现在通常的弥补办法就是采用人工修补。众所周知,这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耗费非常大,修复困难且不太及时。因此,进行简洁而快速修复面漆的工艺或技术的研发是非常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军方首次提出自愈合的概念,自愈合技术是模仿生物结构的特性,实现材料在没有外界条件或者有很少的容易实现的外界条件参与的条件下实现材料的自我愈合。现有技术并没有公开能够自我愈合的漆膜。
胶囊技术是微量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技术,是一种储存固体、液体、气体的微型包装技术。具体来说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材)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材)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该技术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最开始应用于无碳复写纸。随着微胶囊研究的深入,微胶囊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已在医药、农药、食品、化妆品、建筑、生物工程等领域应用。本发明将结合胶囊技术提供一种微胶囊,用于漆膜的自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使漆膜具有较好的自愈合性能,不仅有效恢复了漆膜原有的外观,而且延长了漆膜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包括以下组分:
30wt%~65wt%改性石蜡;
34wt%~68wt%异氰酸酯衍生物;
1wt%~2wt%的助剂;
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包裹于所述改性石蜡中。
优选的,包括35wt%~60wt%改性石蜡。
优选的,包括35wt%~65wt%异氰酸酯衍生物。
优选的,所述改性石蜡的熔点为50℃~150℃;
所述改性石蜡的碳原子数为20~38。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产物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明胶类乳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的粒径为10微米~50微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助剂与熔化的改性石蜡混合,得到改性石蜡和助剂的混合物;
b)将异氰酸酯衍生物滴加到所述步骤a)得到的改性石蜡和助剂的混合物中,以200r/min~12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得到微胶囊前体;
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微胶囊前体制成颗粒状,得到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滴加完毕的时间为3分钟~1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为:
采用空气喷涂法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微胶囊前体喷出,所述微胶囊前体遇冷凝结,得到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氰酸酯衍生物微胶囊,包括以下组分:30wt%~65wt%改性石蜡;34wt%~68wt%异氰酸酯衍生物;1wt%~2wt%的助剂;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包裹于所述改性石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氏化工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叶氏化工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电驻极蓄能电站
- 下一篇:提高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的化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