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08409.8 | 申请日: | 201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湖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齿圈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圈是传递系统中用来输送传递功能的一个关键部件,是由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和齿数相同的内齿圈等零件组成。主要用于启动电机传动系统,它依金属齿的啮合旋转传动输送传递功能。内齿圈的使用量非常大,但内齿通常采用插齿、推齿、拉齿成型,加工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一般的内齿圈的加工方法生产工序长,制得的内齿圈硬度低,且材料消耗和产品能耗都比较大,造成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CN102581574A)公开了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其步骤为:锻造、在920-930℃时正火、粗车、精车、插齿、渗碳、在840-860℃时压淬、抛丸。该加工工艺生产工序长,正火后的内齿圈硬度仅为160HBW。又如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01844306A)公开了一种薄壁件内齿圈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选材、下料、在850-890℃进行正火、精车、内齿加工、在氨气、甲烷的饱和气氛中加热到550-590℃进行软氮化热处理。根据该加工步骤制得的内齿圈的表面硬度最高仅为350HB,且软氮化热处理的温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所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工序简单,硬度高的内齿圈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成型:选用市售的普通钢,依据图纸要求预留余量,锻造成型。
(2)、粗加工:去除大量余量,将孔、端面进行初步成型。
(3)、调质:对粗加工后的内齿圈正火后在温度为830-870℃时进行调质处理。
(4)、精加工:将调质处理后的内齿圈先进行精加工再送往加工中心钻孔、攻丝。
(5)、两步插齿:将齿圈粗插齿后在200-300℃下回火定型3-4h,回火后进行精插齿。
(6)、氮化处理:将插齿后的内齿圈在500-550℃的条件下进行氮化处理。
(7)、车削加工:用硬刀头对内齿圈进行车削。
本发明采用两步插齿为粗插齿与精插齿,再经氮化处理后可使本发明的内齿圈具有较高的精度。在两步插齿中又增加了回火定型,避免了内齿圈的变形。且经研究后将氮化处理的时间提高至5天,使本发明加工得到的内齿圈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较好的耐磨性,较好的抗磨蚀性,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此外,本发明在氮化处理前先对内齿圈进行调质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氮化处理后不再实施淬火、回火,从而使本发明的加工工序较简便。且本发明氮化处理的温度较低,内齿圈的变形小,尺寸的稳定性好。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普通钢为42CrMoA钢,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38-0.45%,Si:0.17-0.37%,Mn:0.50-0.80%,Cr:0.90-1.20%,Mo:0.15-0.25%。内齿圈在500-550℃的氮化处理时,使内齿圈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度很高又耐腐蚀的氮化物(主要为Fe2N、Fe3N、Fe4N)。内齿圈的机械性能决定着含碳量,含碳量高时会阻碍N的扩散,从而减少氮化层的厚度,而含碳量少时,内齿圈截面上的硬度梯度变化就会大,从而造成氮化层容易剥离。Mn的作用是增加渗氮后钢的表面硬度,Cr可以增加氮化层的厚度,Mo可以防止在500-550℃长时间加热造成的回火脆性,Cr、Mo对材质的改良也很重要。
在上述内齿圈的加工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正火温度920-930℃。本发明在初加工后先进行正火,可减小内齿圈的变形,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内齿圈零件表面的光洁度。
在上述内齿圈的加工方法中,步骤(6)中所述的氮化处理包括升温和降温两个过程,工件在充满氮气的饱和气氛中先升温至氮化处理的温度500-550℃,保温45-50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氮化时间为5天。内齿圈对氮原子的吸收能力,决定于温度、表面状态、内齿圈的成分等。氮化温度越高,溶入于内齿圈表面晶体点阵的机率越大。经长期实验研究以及复杂的计算,结合本加工方法中的氮化处理的温度、内齿圈的尺寸等,本发明延长并严格控制氮化处理的时间以及氮化时表面硬化的时间,从而提高内齿圈的表面硬度和疲劳强度。氮化处理时间过短,内齿圈表面的硬度不能达到最大值,但氮化处理时间过长,会影响生产效益。其中,内齿圈表面不清洁,如有油污等,隔离了活性氮与内齿圈表面的接触,会阻碍内齿圈对氮的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的氮化处理温度为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湖液压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湖液压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竹碳纤维敷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