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902.8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隆;胡小康;任和;陈小霞;宋刚;丁庆明;王明建;严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炊火用 便携式 水壶 加热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向下依次包括撑杆旋钮(1)、内端盖(2)、外端盖(8)、至少两级活动连接并且可收纳在一起的壶身、炊火用壶底壳(15)或电用壶底壳(17),所述撑杆旋钮(1)设置于内端盖(2)并与水壶内部的可伸缩撑杆相连接;所述内端盖(2)的内圈也与可伸缩撑杆相连接,内端盖(2)的外圈连接于外端盖(8)的内圈;外端盖(8)与壶身顶部相连接,每相邻两级壶身之间用橡胶密封圈(13)进行密封连接,每级壶身的上下端口处均安装有橡胶垫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包括第一级壶身(4)、第二级壶身(5)和第三级壶身(6),第一级壶身(4)、第二级壶身(5)和第三级壶身(6)从上向下排列并且口径依次增大;所述可伸缩撑杆包括分别与各级壶身相对应的第一级撑杆(9)、第二级撑杆(11)和第三级撑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炊火用壶底壳(15)的内圈用黄铜材质的金属垫圈(16)密封,所述电用壶底壳(17)内圈用橡胶垫圈(7)密封,电用壶底壳(1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热丝(19)并通过内置电线将电热丝(19)连接到三相电源插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撑杆(9)的直径大于第二级撑杆(11)的直径,第二级撑杆(11)的直径大于第三级撑杆(12)的直径,每相邻两级撑杆之间为抽拉式连接,或者每相邻两级撑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三级撑杆(12)末端设有金属圆盘与炊火用壶底壳(15)或电用壶底壳(17)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壶身(4)的一侧设置有壶嘴(3),壶嘴(3)的开口端面向上倾斜,所述第三级壶身(6)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可拆卸的壶柄(14)的锥形槽,第三级壶身(6)的底部设有与炊火用壶底壳(15)或电用壶底壳(17)相连接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2)上预留有进水口(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或炊火用便携式水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壶身(4)、第二级壶身(5)与第三级壶身(6)的整体结构形状均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所需要的炊火用壶底壳(15)或电用壶底壳(17)与第三级壶身(6)连接好;
然后,将可伸缩撑杆撑开,并将可伸缩撑杆顶端与内端盖(2)连接好,将内端盖(2)连接到外端盖(8)上,再将外端盖(8)与第一级壶身(4)相连;
之后,旋转撑杆旋钮(1),将壶身轴向拉紧,打开内端盖(2)上的进水口(20),灌入适量的水后关闭进水口(20);
最后,插上电源或者用放在炊火上对水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9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挠性锁
- 下一篇:片材搬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