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凝-磁分离去除水玻璃溶液中杂质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7595.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库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分离 去除 水玻璃 溶液 杂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玻璃提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絮凝-磁分离去除水玻璃溶液中杂质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玻璃,俗称泡花碱,硅酸钠,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优质水玻璃外观呈无色或青灰色的透明粘稠液体。水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但由于水玻璃工业生产中的特殊性,例如原料二氧化硅中的杂质高等特点,导致市场上的水玻璃产品中杂质铁、铝、钙往往超标,水玻璃溶液中的铁铝等杂质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分散性和结构,特别是铁含量过高会导致下游产品颜色不佳,还会有变色反应,特别是下游产品对颜色要求较高时,往往得不到优质产品。因此,降低水玻璃溶液中的杂质铁铝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水玻璃除杂技术有:(1)低浓度自然沉淀再浓缩法,此法主要靠自然沉降,且要升高溶液温度并配合再浓缩作业,不仅耗时长,而且生产成本高。(2)过滤分离技术,一般采用传统的过滤材质和各种滤布、滤网、滤毡等得到的滤液差,如采用工业用原色棉帆布作过滤介质,能获得较好的滤液产品,但均遇到再生清洗麻烦或过滤效率不稳定问题;(3)高分子精密度微孔过滤技术,采用高浓度水玻璃过滤设备,该设备为叶片式加压过滤机,利用硅藻土为助滤剂,能生产出透明度高,杂质含量达标的水玻璃产品,但其操作技术复杂,清洗维护难,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絮凝-磁分离去除水玻璃溶液中杂质铁的方法,可以使水玻璃溶液中铁浓度由>1%下降到>0.02%,水不溶物下降到0.2%,并实现连续化作业,投资小,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处理量大。应用于高铁含量的水玻璃除杂,生产高质量液体水玻璃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絮凝-磁分离去除水玻璃溶液中杂质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搅拌混合、絮凝、磁分离、中和、二次磁分离。具体步骤如下:
在水玻璃搅拌槽中加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用量为0.5~3kg/m3料液),搅拌混合1~5min,转速为100~200转/分钟,加助凝剂(铝铁,用量为0.05~0.3kg/m3料液),搅拌混合1~5min,转速为100~200转/分钟,加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50~60,分子量300~800万,用量为0.01~0.20kg/m3料液),搅拌混合1~5min,转速为100~200转/分钟,再采用转速为50~160转/分钟的搅拌槽搅拌混合1~5min,料液进入弱磁场磁选机中进行磁分离,料液为合格料液;絮凝物和磁粉一起进入磁选机的接料箱中,通过洗涤搅拌槽,转速为400~800转/分钟,调整pH值为5~8,搅拌混合1~5min,然后进入二次磁分离,纳米四氧化三铁得以回收,并循环使用,废液单独处理。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使水玻璃溶液中铁浓度由>1%下降到>0.02%,水不溶物下降到0.2%,并实现连续化作业,投资小,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处理量大。应用于高铁含量的水玻璃除杂,生产高质量液体水玻璃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水玻璃搅拌槽中加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用量为0.5kg/m3料液),搅拌混合1min,转速为100转/分钟,加助凝剂(铝铁,用量为0.05kg/m3料液),搅拌混合1min,转速为100转/分钟,加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50~60,分子量300~800万,用量为0.01kg/m3料液),搅拌混合1min,转速为100转/分钟,再采用转速为50转/分钟的搅拌槽搅拌混合1min,料液进入弱磁场磁选机中进行磁分离,料液为合格料液;絮凝物和磁粉一起进入磁选机的接料箱中,通过洗涤搅拌槽,转速为400转/分钟,调整pH值为5~8,搅拌混合1min,然后进入二次磁分离,纳米四氧化三铁得以回收,并循环使用,废液单独处理。获得的水玻璃溶液中铁浓度由1.2%下降到0.011%,水不溶物下降到0.1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钻井废弃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双杆伸出式液动防喷器吊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