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感温光缆钢丝绳锚点紧固工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7491.2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英超;曹羚;郭毅;刘锋;郭晓妮;张广涛;高岩;张天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8 | 分类号: | G02B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光缆 钢丝绳 紧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隧道感温光缆钢丝绳锚点紧固工法,具体是一种探测光缆顺钢丝绳悬吊挂装的一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工程隧道机电设施安装中,尤其是隧道顶的设施安装难度高,操作空间的限制,安全性、便利性很差,存在一次性施工免维护的高标准要求。据此分析施工环节客观条件,有针对性的规避施工安全质量的问题出现,就该施工项目具体环境而言,主要存在几方面的因素:
1)隧道内操作空间受限,界面比较狭小;
2)高空作业,弧顶顶装操作因素导致施工难度增加;
3)施工期隧道通风差,扬尘多及空气质量差,增加了施工人员的防护成本;
4)多工种交叉作业施工。
在客观的现场施工环境下,施工工艺方法的改进有益于安全质量效益的综合提升。该施工具有一次性成型特点要求,以避免后续调整影响洞内设施造成不利效果。
发明内容
在公路工程的隧道施工中,机电设施的安装效果是后期运行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故此机电工程分系统的施工环节的技术性改进,会更加有利于提升工程效益,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减少日后维护成本。本工法主要就隧道内洞顶火灾探测光缆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技术性改良,从施工可操作性便捷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关于隧道内火灾自动探测系统作用,即利用设在隧道内的火灾自动探测器来自动收集火灾报警信号,了解隧道火灾情况,再配以现场手动报警按钮触发机制,实现火灾出现后能及时定位火灾区域并报警,以启动相应区域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操作。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消防用分布式光纤火灾探测光缆在隧道左右洞的顶部设置,左右洞分别敷设一根探测光缆。在隧道监控所设置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控制器,探测光缆的一端连接在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控制器上,另一端沿隧道左、右洞的顶部直线敷设至隧道的末端。探测光缆以悬吊方式安装在隧道顶部,原则上距离隧道顶部15-150mm,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及快速响应的效果。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钢丝绳锚点紧固悬吊法与传统Z型支架加压板的施工方式比较,钢丝绳锚点紧固悬吊法施工,主要优点体现在:
1)施工用材料简单,成本明显降低;
2)实施快捷简便,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3)探测光缆的通风效果更好,提高了感温效果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隧道洞顶感温光缆施工示意图。
图2是钢丝绳锚点紧固法施工细部图。
图3是隧道感温探测光缆钢丝绳锚点紧固法施工流程图。
根据隧道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控制原理,结合规范效果的要求,编制钢丝绳锚点紧固法施工工法,工法细部描述如图2所示,其控制逻辑结构说明如下:
1)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控制器,通过智能光纤反馈模块将所探测的某区域火灾报警信息上传给火灾报警控制主机,按100米一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接一个光纤反馈信号模块。
2)在隧道监控所设置一套声光报警设备,用于发生火灾时能及时以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值班人员。
3)火灾报警主机与隧道本地主控制器相连,以互通信息,并在隧道监控所故障时可由本地主控制器代替监控站进行控制,另外也方便进行联动控制。
隧道感温光缆施工,是隧道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控制实现的关键工序,施工效果关乎于后期联合调试应用。采用改进的钢丝绳锚点紧固悬法施工,可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探测光缆施工后的应用质量。如图2所示,该方法的整体施工工序流程安排如下:
1)放线打孔确定锚点,探测光缆(6)悬吊沿隧道洞顶中心线敷设,如中心线附近安装有照明灯具,可避开灯具适当的距离(如1m左右)进行敷设。
2)根据固定锚点的不同,选用两种类型的膨胀螺栓(膨胀挂环(1)、膨胀挂钩(4))进行钢丝绳的固定。
3)膨胀挂环(1)在隧道头尾两部及100m间隔部位应用,钢丝绳在每个间隔的末端采用花篮螺栓(5)紧固拉直。
4)膨胀挂钩(4)在每100m挂环间隔内平均分布4个,用来实现沿隧道洞弧度调整固定钢丝绳的走向,满足规范要求的布设位置。
5)感温探测光缆(6)采用光缆托卡(3)悬吊在钢丝绳上,悬吊后以光缆平直为原则,光缆托卡(3)之间的间距2m左右,每100m光缆留出3cm的余量,防止过度拉伸。
6)注意光缆施工起止端的固定处理,光缆在每个隧道洞施工的控制远端的端头部位做盘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