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苍白杆菌及其在脱除含硫恶臭物质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06408.X | 申请日: | 201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韩云平;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D53/84;B01D53/52;B01D53/4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苍白 杆菌 及其 脱除 恶臭 物质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微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污水、污泥处理、垃圾处理和堆肥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味气体,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碳等含硫物质为臭味气体中常见的发臭物质。恶臭物质逸散到大气中,随着空气的流动扩散到各处,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空气污染和臭气的治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并要求企业在排放污染物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我国于199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物质的排放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与其它物理化学废气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方法因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清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九十年代以后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将含硫的恶臭物质转化为硫酸盐或硫单质的过程。
但是,微生物通常附着生长在载体表面,在运行生物反应器时需要定期向载体喷淋营养液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水分。在喷淋的过程中,微生物极易从载体表面脱落,随多余的营养液从净化废气的生物反应器中流出,造成流失,引起含硫恶臭物质的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并且,载体通常采用堆肥材料、木片、树皮,拉西环,陶粒等。堆肥材料、木片、树皮等载体的比表面积小,填充密度大,压力损失大,易腐烂,使用寿命短;拉西环、陶粒表面光滑,微生物不易附着,更易流失。净化含硫恶臭物质的生物反应器的接种物多为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适应期长,生物反应器启动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SL1及其在脱除含硫恶臭物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SL1,为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处理含H2S等恶臭物质的反应器中得到分离菌。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400,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2013年4月02日。
该菌株特点如下:
该菌株在LB固体平板上菌落颜色为无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菌体呈杆状,大小为0.5-0.8×3.0-3.5μm,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接触酶和氧化酶阳性。吲哚阴性。葡萄糖发酵产酸,可以利用硝酸盐,不水解七叶灵和明胶。可以广泛利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为碳源。最适生长温度为20-37℃。
采用全自动磁珠核酸提取仪Smart LabAssist-16及相应环境样品DNA提取纯化试剂盒分别对目的菌株DNA进行提取和纯化,选用细菌通用引物F16S-27和R16S-1492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分别为:
F16S-27(5`-AGAGTTTGATCCTGGCTCAG-3`)
R16S-1492(5`-CGGTTACCTTGTTACGACTTC-3`)
PCR反应条件设定为:94℃预变性5min;随后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90s,循环25个周期;然后72℃延伸10min;最后4℃保持10min。然后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上,随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将转化后的感受态细胞50μl涂布于含有半乳糖苷、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和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上。培养12小时后,从每个平板挑取25个白色单菌斑进行液体LB培养基培养。培养2小时后,将培养液进行测序分析。测得的序列首先采用DNAMAN软件进行相似性归并,将相似性大于97%的序列归并为一个操作单元,选取每个操作单元中的代表序列利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选取1400bp以上长度进行比对(Clustelx1.83),采用邻位连接(Neighbour Joining)法进行系统学分析(MEGA3.1)。系统发育树如图1所示。
该菌剂可通过试管斜面种-摇瓶种-种子罐-生产罐-产品(包装剂型为液体菌剂或固体吸附菌剂)的生产工艺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6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苍白杆菌活性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天蓝色溶剂型柔性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