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控制线缆异常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05626.1 | 申请日: | 201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大辅;福井大树;渡边诚治;石川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B66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线缆 异常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线缆异常检测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能够掌握连接于轿厢的控制线缆的行为状态而迅速地检测控制线缆的扭曲的电梯的控制线缆异常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梯装置(以下简称作电梯。)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图1是设置于井道内的电梯的整体概略结构图。在图1中,1是轿厢,2是主绳索,3是对重,4是曳引机(驱动装置),5是控制线缆,6是平衡绳索,7是平衡轮,8是控制盘,9是井道壁。
在这样结构的电梯中,在建筑物内的电梯设置场所设置有电梯的井道。井道是通过井道壁9围住周围(四方)而形成的。如图1所示,在井道的上部设有控制盘8和曳引机4。主绳索2卷绕在曳引机4上。主绳索2的一端与轿厢1连接。此外,主绳索2的另一端与对重3连接。轿厢1和对重3通过主绳索2悬挂在井道内,通过驱动曳引机4而在井道内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此外,在轿厢1和对重3的下方设有平衡轮7。在平衡轮7上卷绕有平衡绳索6。平衡绳索6的一端与轿厢1连接。此外,平衡绳索6的另一端与对重3连接。另外,不是必须设置平衡轮7和平衡绳索6,也存在不设置平衡轮7和平衡绳索6的电梯。
此外,控制线缆5与轿厢1的底部连接。控制线缆5将轿厢1与控制盘8电连接,进行两者间的信号传输。控制线缆5由多条信号线构成,该多条信号线例如是进行用于在轿厢1与控制盘8之间发送/接收对轿厢1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用信号线、和/或用于向轿厢1提供电力的供电用信号线等。该控制线缆5的一端安装在轿厢1底部的安装部分22,并从该位置起向下方悬吊,并且,在折返部分23以U字形折返,并被固定于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间楼层附近的井道壁9侧的安装部分21。从安装部分21到控制盘8,该控制线缆5通过井道壁9的内部,不露出到外部。控制线缆5构成为,U字形的折返部分23的运动不受限制,如图2的(a)~(c)所示伴随轿厢1的移动而进行升降,因此容易因轿厢1移动时的加速度而产生摆动。
此外,在因地震或强风而导致建筑物产生摇晃的情况下,在控制线缆5中产生横向振动。特别是当与建筑物的摇晃的特有频率产生共振时,控制线缆5的横向振动增大,可能会与井道内的设备或突起物接触。
此外,在一个井道中相邻地设置有多部电梯的情况下,在相邻的轿厢1同时同向或反向行驶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井道内产生的风的影响,控制线缆5也可能产生横向振动,而与井道内的设备或突起物接触。
当悬挂于轿厢1的控制线缆5摆动时,控制线缆5和井道内的设备之间产生干扰、或者构成控制线缆5的信号线彼此之间产生干扰,可以会使控制线缆5自身或者井道内的设备损伤、或者产生控制线缆5的钩剐等不良情况。
此外,即便没到导致井道内的设备损伤或控制线缆5的钩剐的程度,可由于伴随控制线缆5的摆动的控制线缆5与井道内设备的干扰或者构成控制线缆5的信号线彼此之间的干扰,有时控制线缆5的U字形的折返部分23也发生反转,从而在控制线缆5中产生扭曲。在目前的电梯中,基本上控制线缆5在扭曲的状态下也可以正常使用。然而,如果在控制线缆5扭曲的状态下使用电梯,则可能诱发控制线缆5的不良行为状态,导致与井道内的设备接触或钩剐的不良情况。
作为现有的检测控制线缆的异常的装置,存在以下装置:该装置借助弹性体支撑轿厢1下部的控制线缆的安装部分,设置检测该弹性体的位移的检测器作为载荷检测器,在电梯的行驶中控制线缆由于地震或强风等产生摇摆而与井道内的设备钩剐的情况下,当电梯行驶时控制线缆被拉伸,设置在被支撑于轿厢1下部的安装部分上的载荷检测器动作,使电梯停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存在如下另一个现有技术:在分别支撑主绳索的两端部的部件附近、轿厢上、限速器附近以及轿厢下配置加速度传感器,在由于地震或强风导致的异常振动而使电梯中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用于恢复运转的用于确认有无异常的低速行驶诊断用的试运转,在主绳索、限速器、控制线缆、平衡绳索中的任意一个与井道内的设备发生钩剐的情况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异常振动,当这些加速度传感器均没有检测到异常振动时,进行自动恢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还存在如下另一个现有技术:在控制线缆上装设多个分别发出不同的色彩的光的电灯,通过设置于井道最下部的底坑的可以追随控制线缆的升降而转动照射角度的投光器,位于底坑的检查员可以可视地确认控制线缆的运动特性或者多根构成被悬挂的控制线缆的信号线之间是否发生了交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5807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5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