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034.8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0 | 分类号: | F16H25/20;B60Q1/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教导总体上涉及一种旋转致动器,所述旋转致动器被配置为将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并将其输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本发明所涉及的背景信息,但这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一般来讲,电机响应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电磁交互作用而输出由转子绕轴的旋转所产生的旋转力。电机输出的动力是旋转力,因此能够使用旋转力来在期望的方向上移动机械装置。
同时,为了以直线运动而非旋转运动来移动机构,需要动力传送单元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能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动力传送单元可以包括曲柄、丝杠轴、旋转致动器等。这些动力传送单元中的旋转致动器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并且最近应用于可变前灯,可变前灯与驾驶员的转向方向结合以使驾驶员获得最大夜间视野。
作为现有技术之一,韩国专利特开平No.10-2010-0037363(公开于2010年4月9日)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可变前灯的旋转致动器,其中螺母构件与导螺杆的旋转结合而齿轮耦合到导螺杆,所述导螺杆通过接收电机的驱动力而旋转,连接到螺母构件的上耦合凸耳的连杆构件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以水平地改变前灯的照射方向。
然而,这种构造的旋转致动器的缺点在于连接到凸耳的连杆构件的连接区域通过压配的方式防止产生间隙,使得在旋转致动器上产生负载和噪声以增加重复工作期间的摩擦。
另一个缺点是,在由于尺寸不稳定性而产生间隙的情况中,以步进电机的形式设置的驱动电机的步进功率损耗会在将螺母构件的直线运动改变成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发光强度的可识别性(使从前灯照射的光能精确地到达驾驶员需要照明的行驶道路上)可能会恶化。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简要综述,并且不是它的全部范围或它的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用于基本上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以下优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旋转致动器,该旋转致动器被配置为减少在驱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施加到驱动电机的负载和噪声,并且旨在实现正常操作,即使在制造组成部分的过程中产生了由尺寸不稳定性引起的制造误差。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从以下描述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尚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致动器,所述旋转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直线丝杠轴,所述直线丝杠轴结合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力进行旋转;螺母构件,所述螺母构件响应于所述直线丝杠轴的旋转而在所述直线丝杠轴的纵向方向上往复运动;杆构件,所述杆构件的一端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螺母构件并且另一端连接到旋转相对物;以及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布置在所述螺母构件与所述杆构件之间的耦接位置,以通过向所述杆构件施加弹性回复力来维持所述螺母构件与所述杆构件之间的耦接。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直线丝杠轴的外周形成有螺纹,一端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设置在基部的旋转容纳单元上。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螺母构件包括:凸耳单元,突出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上;以及直线丝杠轴耦合孔,形成有与所述直线丝杠轴齿轮耦合的内螺纹单元。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弹性构件突出地形成在所述凸耳单元的外周。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弹性构件包括橡胶构件、拉伸肋和弹簧片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弹性构件布置为靠近所述凸耳单元的远端。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杆构件包括形成在与所述凸耳单元面对的表面上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旋转地容纳所述凸耳单元的凸耳容纳凹槽。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凸耳单元的形状为圆柱体,并且所述头部的所述凸耳容纳凹槽的宽度形成为与所述凸耳单元的直径相对应,并且形成有开设在至少两个区域的开口单元以及夹紧所述凸耳单元的一对侧壁。
优选地,但非必要地,所述弹性构件突出地形成在与所述侧壁相对的表面上。
本公开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旋转致动器的工作期间,摩擦被最小化以最小化驱动电机的负载损失并且提高耐久性。
另一个优点是:摩擦引起的工作噪声可以通过减少驱动电机的负载来减少,并且即使在存在组成部分的尺寸不稳定性的情况下完成装配,凸耳单元和头部也可以通过弹性构件来恒定地维持紧密闭合的状态,以增强旋转致动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模拟电子变速器挡位选择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马达驱动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