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塑模具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3433.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余宏;胡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1D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压塑模具用钢,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0.7%-1.2%的 C、0.8—1.35%的Mn、0.10%—0.30%的S、不大于0.04%的Si、不大于0.02%的P、0.20%~0.30%的Pb、0.05%~0.08%的Bi、0.15~0.45%的W、0.10%--3.00%的Mo、0.10%---0.80%的Ti、0.01%~0.2%的Al,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压塑模具用钢,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0.8%-1.1%的 C、0.9—1.25%的Mn、0.15%—0.25%的S、不大于0.04%的Si、不大于0.02%的P、0.20%~0.30%的Pb、0.06%~0.08%的Bi、0.20~0.40%的W、1.00%--2.55%的Mo、0.20%---0.70%的Ti、0.15%~0.2%的Al,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压塑模具用钢,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0.12%的 C、0.85%的Mn、0.25%的S、不大于0.04%的Si、不大于0.02%的P、0.25%的Pb、0.07%的Bi、0.15%的W、1.25%的Mo、0.75%的Ti、0.15%的Al,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一种压塑模具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按照上述配比将原料依次进行铁水预脱硫,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底吹Ar搅拌,所述的底吹Ar搅拌时间不少于12分钟,然后经过RH炉进行成分微调得到上述配比后进行真空循环脱气处理,保证RH纯脱气时间不少于6分钟,再采用全程吹Ar保护浇铸,浇铸成钢锭,钢锭经加热炉再加热后热处理,热处理初始温度为1180℃~1230℃,时间1-2小时,热处理结束温度为900℃~950℃,回火温度为860℃~880℃,回火时间2小时,淬火温度55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滁州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4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双侧保温墙
- 下一篇:管理高速缓存离台扫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