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丙酮尿症筛查试剂盒及其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3401.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康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6107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酮 尿症筛查 试剂盒 及其 产前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丙酮尿症筛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遗传代谢病,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导致苯丙氨酸向酪氨酸代谢受阻,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尿中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故称“苯丙酮尿症”。本病虽为遗传代谢病,但并不少见,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美国约为1:14000,北爱尔兰约为1/4400,德国约为1:7000,日本约为1:78400。
目前我国对于苯丙酮尿症一般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方法,既对已经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婴儿必须在出生一个月内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使得婴儿智力与正常人相当。这种方法不但给新出生的孩子带来了痛苦,更让整个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及其物质压力。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对整个家庭和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把苯丙酮尿症列入产前诊断范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对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建立在羊膜腔穿刺、绒毛吸取等侵入性基础上进行的细胞遗传学诊断,虽然诊断准确,但因其属于侵入性检查,操作有创伤性,易引起宫内感染、流产、甚至对胎儿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丙酮尿症产前筛查试剂盒,可直接联机操作,实现自动化测序,缩短了筛查时间,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更加简便快捷。
本发明还提供了试剂盒在苯丙酮尿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通过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进行扩增,检测与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SNP突变位点来实现苯丙酮尿症的筛选,填补了苯丙酮尿症产前筛查的技术空白,降低了病患儿的出生率;无需穿刺羊膜腔和插入绒毛组织,对胎儿无任何创伤,安全可靠。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苯丙酮尿症产前筛查试剂盒,其包括:(1)阴性对照样本;(2)阳性对照样本;(3)PCR Master MIX;(4)PCR引物。
PCR引物包括11个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见序列表;所述11个引物对对应的SNP位点分别为:
(1)RS62514893;
(2)RS118203925;
(3)RS75193786、RS62507347、 RS76296470;
(4)RS5030846、RS62508588、RS118203923、RS76212747、RS118203921、 RS5030850、RS62514952、RS62514953、RS78655458、RS62508698、RS5030851;
(5)RS62514927;
(6)RS62642936;
(7)RS62514959、RS62508646;
(8)RS5030854、RS62516101、RS5030856;
(9)RS62644473、RS5030859、RS5030860、RS62644499;
(10)RS74486803;
(11)RS118092776。
11个PCR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康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康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