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3286.9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龙;高传花;张春晖;张宝华;张利安;柳时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硅橡胶 快速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是有机硅产品中产量最大、品种牌号最多的门类。根据硫化方式的不同,硅橡胶分为加成硫化、缩合硫化和过氧化合物引发硫化三大类。硫化后的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辐射、耐候及适宜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密封、电子电气绝缘保护、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大幅提高,从石化产品出发制备得到的合成橡胶价格不断上涨,由于硅橡胶与石化行业关联度小且性能优异,因此硅橡胶替代合成橡胶已逐渐变成现实。在建筑密封领域,高温硫化挤出成型的硅橡胶密封条正逐渐取代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热塑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PP)密封条成为建筑密封型材。
密封条主要采用挤出成型工艺生产制造,由于建筑门窗尺寸不同,因此建筑用密封条必须采用现场胶接粘合才能保证合适的尺寸及满意的密封效果。众所周知,与天然橡胶及其它合成材料相比,有机硅聚合物表面能非常低,使用各种商品化的胶粘剂对密封条断面进行粘接时,胶粘剂对于硫化硅橡胶粘接性差,难以获得满意粘接性能的门窗密封条,严重影响门窗的密闭性能;使用缩合型硅橡胶粘合剂虽然可以有效粘接硫化硅橡胶断面,但缩合型硅橡胶固化周期长且易受大气湿度影响,生产效率低,根本无法满足门窗密封条现场施工所需就低成型技术需求。
瞬间固化的胶粘剂(俗称502胶)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通过添加增塑剂、增稠剂、稳定剂等组分制备得到的一种瞬间固化的胶粘剂。瞬间固化的胶粘剂可在水分或阴离子作用下,3秒内即可固化,可实现大多数合成橡胶与合成橡胶、金属与金属以及金属与合成橡胶之间的快速粘接,这种固化速率是门窗密封条就地成型所期望的。如前所述,由于硅橡胶表面能很低,因此市售的瞬间固化胶粘剂无法应用于硫化硅橡胶与硫化硅橡胶之间以及硫化硅橡胶与其它合成材料之间的有效粘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以重量份计其组分包括:
α-氰基丙烯酸乙酯 100
增稠剂: 3~12
稳定剂: 1.0 ×10-3~5.0×10-1
增塑剂: 3.0~30.0
粘接促进剂: 1.0 ×10-2~10.0。
所述的增稠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对苯二酚、五氧化二磷、对甲苯磺酸、2,4-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为磷酸三甲酚酯、邻磷酸三甲酚酯、间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乙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粘接促进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正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0份重量份的α-氰基丙烯酸乙酯、3~12重量份的增稠剂、1.0 ×10-3~5.0×10-1重量份的稳定剂、3.0~30.0重量份的增塑剂、1.0 ×10-2~2.0重量份的粘接促进剂加入无水无氧的反应釜中,在干燥氮气保护下,于40~80℃下混合搅拌0.5~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2)停止通入干燥氮气后,室温下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并搅拌0.5~2小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装入密闭的容器中,得到硫化硅橡胶快速互粘的胶粘剂。
与现有瞬间固化胶粘剂和缩合型硅橡胶粘合剂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接触空气后,产品固化速度快,30秒之内可完全固化;
2)产品对于硫化硅橡胶与硫化硅橡胶之间可实现有效粘接,剥离强度高,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中达到内聚破坏;
3)产品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并且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地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客车空调远程控制的I-DC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