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贯流通风装置、控制方法及使用其的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03105.2 | 申请日: | 2013-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3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骆海;王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10;F24F11/77;F24F11/7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通 装置 控制 方法 使用 空调器 | ||
由于风道结构的特殊性,现有的贯流通风装置都只能是从一个通气口进风,从另一个通气口出风,这样使得贯流通风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无法应用于需要逆转气流方向的场所。本发明通过给贯流通风装置设置多个可活动的蜗舌,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转换为工作位置或等待位置,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实现了贯流通风装置的多向通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贯流通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反转进、出风方向的贯流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风道结构的特殊性,需要将蜗壳的蜗舌结构设计在出风的通气口一侧,而进风的通气口一侧则不能存在蜗舌结构。因而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通风装置都只能是从一个固定的通气口进风,从另一个固定的通气口出风,这样使得贯流通风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无法应用于需要逆转气流方向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相转换的贯流通风装置,解决进风和出风不能逆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贯流通风装置,包括外壳体及贯流风机,外壳体围成多个通气口,外壳体内设有蜗壳,与通气口数相匹配的蜗舌及蜗舌调节槽,蜗舌设于通气口内侧,多个蜗舌分别与蜗壳活动连接,蜗舌具有伸出蜗舌的工作位置和隐藏所述蜗舌的等待位置。
优选地,外壳体围成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外壳体内设有第一蜗壳、第一蜗舌、第二蜗壳、第二蜗舌、第一蜗舌调节槽及第二蜗舌调节槽,第一蜗舌设于第一通气口内侧,第二蜗舌设于第二通气口内侧;第一蜗舌与第一蜗壳活动连接,第二蜗舌与第二蜗壳活动连接;第一蜗舌具有工作位置和在第一蜗舌调节槽内的等待位置,第二蜗舌具有工作位置和进入第二蜗舌调节槽内的等待位置。
优选地,第一蜗舌与第一蜗壳通过第一转动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蜗舌与第二蜗壳通过第二转动组件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蜗舌上的第一转轴,以及设于第一蜗壳上的第一轴孔,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相匹配;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蜗舌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于第二蜗壳上的第二轴孔,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孔相匹配。
优选地,第一蜗舌与第一蜗壳通过第一滑动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蜗舌与第二蜗壳通过第二滑动组件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蜗舌上的第一滑块,以及设于第一蜗壳上的第一滑槽,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第二滑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蜗舌上的第二滑块,以及设于第二蜗壳上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贯流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使用了本发明的贯流通风装置:首先设定出风方向;若设定正向出风,则驱动第一蜗舌,使其处于等待位置,同时驱动第二蜗舌,使其处于工作位置;若设定反向出风,则驱动第二蜗舌,使其处于等待位置,同时驱动第一蜗舌,使其处于工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器,,使用了本发明的贯流通风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设计与蜗壳活动连接多个蜗舌,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控制部分蜗舌处于等待位置,其他蜗舌处于导风位置,便可以将风导向需要的方向,甚至可以实现进出风口的逆转,有效增大了贯流通风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贯流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轴组件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轴组件的轴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向出风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反向出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