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双辊薄带连铸界面热流密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2356.9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邱以清;陈伟;刘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B22D11/06;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双辊薄带连铸 界面 热流 密度 方法 | ||
1.一种测量双辊薄带连铸界面热流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连铸薄带材料热物理参数值:固相金属导热系数 、液相金属导热系数、固态金属比热、固态金属密度、金属熔点和结晶潜热L;
(2)确定结晶辊直径D以及薄带连铸工艺参数,包括液态金属浇注温度为T、结晶辊旋转速度v、液态金属熔池液面高度为h、辊缝间距为d;
(3)确定二次枝晶间距计算公式中的常数与,其中R为液态凝固速度,GL为固-液界面温度梯度;
(4)从连铸薄带上截取金相试样,经过研磨和抛光后,在光学显微镜下,以连铸薄带内部的某一点为测量点,测量从该点到薄带表面的二次枝晶间距ξ2,改变测量点距薄带表面的距离x,进行若干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在计算机中进行拟合,建立测量点到薄带表面距离x与二次晶枝间距的函数关系ξ2:
ξ2=f(x) (?);
(5)把薄带连铸材料热物性参数、结晶直径、薄带连铸工艺参数、二次枝晶间距计算公式及函数ξ2=f(x)带入式(П):
(П);
式中,固态金属热扩散系数,凝固常数;
最终得到薄带连铸界面的热流密度Q0/s随凝固时间t的变化曲线,即双辊薄带连铸界面热流密度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23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