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1204.7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28/1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即将或正在进行第一数据业务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业务是否为即时数据业务;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业务为非即时数据业务时,暂停所述第一数据业务,并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无线局域网络WLAN覆盖区域时,通过所述WLAN网络继续执行所述第一数据业务。本发明能够在尽可能不影响客户感知的情况下,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分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络WLAN作为目前蜂窝网络的重要分流手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建设,目前的接入点AP总数已经突破200万,为移动通信网络2G或3G的网络数据业务的分流做好了准备。但是目前WLAN的利用率却很低,全网超闲AP比例很高,未真正发挥分流的效果。同时目前使用WLAN的终端中,手机所占的比例较低,大部分为笔记本电脑和PAD类终端,真正吸收的2G或3G网络流量较少。
为此,出现了一种帮助客户搜寻附近WLAN网络并能根据客户行为自动登录的新技术——WLAN提醒技术。现有的WLAN提醒技术可以实现当客户进入WLAN覆盖区域并且有上网行为的时候,能够自动认证并连接WLAN同时,断开2G或3G网络的连接,当离开WLAN覆盖区域的时候自动断开WLAN的联系并恢复2G或3G网络的连接。此种方法仅在客户处于WLAN覆盖区域且终端支持WLAN的情况下可行。
但是由于WLAN的覆盖特点是热点覆盖而非连续覆盖,覆盖区域非常有限,并且适合于静止(或小幅移动)状态下开展业务,因此其对2G或3G网络流量的分流和吸收也就仅局限在其覆盖区域,同时客户对于数据业务的需求具有随意性和移动性,更加限制了其分流的能力也是目前WLAN使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WLAN网络的自动连接和登录均需要用户处于WLAN覆盖区域并且有上网行为的触发,只有部分的软件升级类提醒是不需要用户上网行为进行触发,而会提示是否连接WLAN,实现的原理是手机端软件对于其升级有一个类似于计划安排的触发,当有软件升级计划的时候如果连接上WLAN网络会对其进行触发,进而提醒客户。
也就是说,现有的WLAN提醒技术如果没有WLAN网络信号,或用户在WLAN网络下没有上网需求,则该提醒技术不起作用,也就是无法实现分流。
进一步地,如果使用现有的WLAN提醒技术实现对2G或3G网络的分流时,终端必须在WLAN覆盖的区域内同时要有上网的需求(终端支持是前提),此时客户的流量才能够被分流。同时由于该需求(特别是手机终端)是随意的、临时的、突发的,也就是这部分需求并非2G或3G网络的流量需求,而是新增的。通过现有的2G或3G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分析也可以看出,2G或3G网络产生的流量仍然在不断创新高,并没有因为WLAN的大力建设产生明显的减速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在尽可能不影响客户感知的情况下,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分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即将或正在进行第一数据业务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业务是否为即时数据业务;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业务为非即时数据业务时,暂停所述第一数据业务,并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无线局域网络WLAN覆盖区域时,通过所述WLAN网络继续执行所述第一数据业务。
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业务是否为即时数据业务具体为:
对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协议中的get和response消息进行解析,所述传输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文件传输协议FTP;
根据所述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业务是否为即时数据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