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1190.9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奕捷;王志强;林明旺;张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触控震动模块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型计算机的生产成本降低且具有较小的体积及重量,桌上型计算机已逐渐被笔记型计算机所取代。为了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也能直接移动显示器上的光标,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下方通常设有触控板(touch pad)及与其相邻的多个按键,用以仿真鼠标的操作。因此,配备有触控板的笔记型计算机不一定要配备有鼠标,而能通过触控板及与其相邻的按键仍进行鼠标的操作。
对于某些种类的笔记型计算机,相邻于触控板的按键功能被整合至触控板的下方,这使得触控板的特定区域受按压时能对应产生按压信号。因此,触控板的旁边少了原有的按键带来了外观视觉效果上的提升。此外,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板也可结合震动功能,以对应控制信号产生震动经由触控板传递至使用者的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提供触控、按压及震动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底座及一触控震动模块。底座具有一开口。触控震动模块包含一支撑框架、一配重组件、一震动单元及一触控单元。支撑框架连接于底座的开口处。配重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震动单元设置于支撑框架。触控单元设置于支撑框架,而震动单元于支撑框架与触控单元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框架与配重组件的质量和大于触控单元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震动单元与配重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配重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框架与配重组件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震动模块更包括另一震动单元,其设置于支撑框架,这些震动单元分别位于配重组件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震动模块更包括一按压单元,其配置在触控单元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具有一凸点,且当支撑框架受力相对于底座移动时,按压单元朝向凸点移动且被凸点所按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凸点穿过支撑框架及配重组件以按压按压单元。
基于上述,本发明采用了配重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使得震动单元所产生的震动可以尽量传递至触控单元,以提升震动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触控震动模块分离自电子装置底座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触控震动模块的俯视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触控震动模块的仰视分解立体图。
图5A是图2的触控震动模块的A-A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5B的放大图。
图6A是图1的触控震动模块的B-B剖视图。
图6B是图6A的局部6B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50:电子装置
52:底座
52a:开口
52b:凸点
100:触控震动模块
110:支撑框架
110a:固定侧
110b:自由侧
112:弹片
114:凹缺
120:配重组件
122:凹缺
124:穿孔
130:震动单元
140:触控单元
150:装饰面板
160:按压单元
G1、G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而图2是图1的触控震动模块分离自电子装置底座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电子装置50具有一底座52及一触控震动模块100。底座52具有一开口52a。触控震动模块100包括一支撑框架110、一配重组件120、一或多个震动单元130及一触控单元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