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背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0422.9 | 申请日: | 201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背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屏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背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市场中的一大主流,已经在电视、电脑以及平板显示领域等诸多方面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并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起源于液晶显示器无辐射、耗能低、散热小、轻薄便携等诸多优点。然而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主要指标均取决于液晶屏背后的背光源,因此背光源技术是决定液晶显示器呈现高质量色彩的关键因素。
液晶显示器发展初期,大多采用冷阴极荧光管(CCFL)作为背光源,但它能耗大、寿命较短;色域小,一般只能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72%,呈现的色彩不够丰富;而且荧光管中含有少量汞,不符合环保标准。随着背光源的不断发展,光源领域又研制出了一些无汞的绿色光源,如:电致发光(EL)、发光二级管(LED)和截止阻挡放电(DBD)等几种类型。LED背光源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且广泛使用的一种背光源,它已经开始逐步替代了传统的CCFL背光源。LED背光源显著的优点是:环保、寿命长、色域宽,色彩还原范围可以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105%甚至120%以上。但是LED背光源也有它的缺点:亮度不够高,需要多颗LED,功耗也较大,色彩呈现范围还没有激光宽。
激光光源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高亮度、单色性好及方向性好等优点,随着近年来全世界对激光技术的不断攻克,使得采用激光作为背光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采用激光作为背光源可大大提高显示的色域范围(可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170%以上)、色彩饱和度及色彩逼真程度,液晶显示的亮度及能耗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因此,采用激光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源将是未来实现全色显示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高画质、高亮度的激光背光源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背光源装置,用于液晶显示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模块、导光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管设置在导光板周围,激光光源模块出射的激光先进入导光管,经过导光管漫反射和传导变成较均匀的线光源后,再进入到导光板内进一步进行导光、匀光后入射至一液晶面板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得到的色纯度高、亮度高且足够均匀的背光源,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的液晶显示系统中,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车载导航仪、移动电话等,其色域范围、色彩的鲜明程度、色彩的逼真程度、亮度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都要远远好于现有的液晶显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激光背光源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激光背光源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激光背光源装置中激光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激光背光源装置中使用纳米级散射颗粒的导光板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发明激光背光源装置用于液晶显示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模块1、导光管2以及导光板3,所述导光管2为长方体型,环绕在导光板四周,导光管2的主体是与导光板3连接在一起的,只是在入光端用激光切割技术切割了一段间隙4,该间隙4长度约为100mm-150mm,此段导光管称为传导管。将这一段导光管2与导光板3隔开的主要目的是:激光由于方向准直性很好,入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度较小,利用该导光管内纳米级散射颗粒需要一段约100mm-150mm的传播距离才能将激光的发散角度扩束至足够大,以使从导光管2输出面进入到导光板3内的激光足够均匀。
另外,导光管2和导光板3的非出光面均贴有高反射薄膜,使光束多次反射,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导光板3与传统使用的导光板不一样,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点线加工处理,印上微型透镜或是反光点,而是在板材浇铸过程中添加纳米级散射颗粒14而成,利用纳米级散射颗粒14的大小及分布密度可将点线光源高效、均匀地转化为面光源,导光板3原理图如图3所示。另外,导光管2内部也有此种特殊材料的纳米级散射颗粒,用于对入射激光进行漫反射,使光束发散,变均匀、柔和。
激光光源模块1如图2所示,激光光源模块1包括红色激光器5、绿色激光器6、蓝色激光器7、红光准直镜8、绿光准直镜9、蓝光准直镜10、X型分束镜以及整形透镜13。所述X型分束镜包括一个反红透绿蓝分束镜11和一个反蓝透红绿分束镜12,这个X型分束镜能将三基色激光光源汇合成一束标准白光。所述整形透镜13能将已经扩束的红绿蓝三色激光的光斑整合成一致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0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