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99744.6 申请日: 2013-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3289098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施利毅;张登松;李红蕊;颜婷婷;黄垒;张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8G81/00 分类号: C08G81/00;C08G77/38;C08G77/26;C08G65/48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吴英彬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机硅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以及该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层状材料(如蒙脱土、高岭土、石墨、类水滑石)已被用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且这些反应是在二维层间发生的。由于许多不同的分子可以插入到这些层状材料的层间,所以这些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物理化学、催化、高分子聚合物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特别是大分子的插入可显著改善这些材料的机械强度、传感性、气体渗透性、聚合体电解性等,这些性能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大分子具有很高的可调节性。如Manias等人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特性和抗擦伤性、耐高温、保留光学透明、高的防护性能和阻燃性能(Manias E.,Touny A.,Wu L.,Strawhecker K.,Lu B.,Chung T.C.,Polypropylene/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review of the synthetic route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Chem Mater,2001,13:516-3523.);Bubniak等人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层间同时具备两种物质:十二烷基硫酸根和聚乙撑氧。测试性能数据表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好规则排列的材料(Bubniak G.A.,Schreiner W.H.,Mattoso N.,Wypych F.,Preparation of a new nanocomposite of Al0.33Mg0.67(OH)2(C12H25SO4)0.33and poly(ethylene oxide).Langmuir,2002,18:5967-5970);Yang等人合成了PEGS/Mg-Al-NO3LDH,他们发现PEG中的-CH2CH2O-基团能与蒙脱土层间阳离子强相互作用所以PEG可以很容易的插入到层状材料的层间(Yang Q.Z.,Sun D.J.,Zhang C.G.,Wang X.J.,Zhao W.A.,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oxyethylene sulfate intercalated Mg-Al-Nitrat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angmuir,2003,19:5570-5574.)。但上述复合材料中的层状材料层间功能基团的缺少和层结构的不可改变性使得控制层间分子反应很困难,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层板和层间功能基团可控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二维有机硅结构层状材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聚乙二醇均匀插入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该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二维有机硅结构层状材料原位插入聚乙二醇而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

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所述的氨基硅烷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中一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2000、4000、6000、10000其中一种。

一种根据上述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称量各组分:

(2)制备二维有机硅结构层状材料;

(3)将步骤(2)制得的二维有机硅结构层状材料和步骤(1)所称量的丁二酸酐添加到四氢呋喃中,在超声机中超声条件下完全分散,然后在40~80℃的条件下,恒温水浴反应20~48h,得到混合溶液;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再依次经过沉淀、离心、过滤之后,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5次,再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未经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