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9127.6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霞;王建民;王艳丽;孙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压下 拆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金属压力加工生产车间的板带材轧机机组的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
技术背景
在金属压力加工板带生产车间里,轧机上压下油缸是板材轧制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需要定期对压下油缸进行检修及维护,在这个过程中,压下油缸的拆卸及安装环节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安装在上支撑辊上部的压下油缸,该压下油缸安装在机架装配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上方,离地面很高,同时油缸周边安装附着了一些管线附件。传统的压下油缸拆卸是采用现场临时工装,为避免油缸损伤需加垫木头防护及减震,同时要多人配合,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造成现场事故的发生,且该过程繁琐耗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针对安装在轧机上支承辊上部的压下油缸的拆卸,在轧机的支承辊换辊支架上设置托架,通过天车吊挂压下油缸到托架上,利用下支承辊的前进或后退来拆卸轧机的压下油缸。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该压下油缸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在轧机机架的顶部,轧机上安装有用于更换上支撑辊的换辊支架,换辊支架位于轧机上的上、下支撑辊之间,换辊支架固定安装在下支承辊两端的轴承座上,所述的换辊支架连接有换辊油缸,该换辊油缸用于推动换辊支架进出机架牌坊,所述的拆卸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下油缸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天车上的挂钩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b、将一托架通过锁紧螺栓、垫圈和定位销固定在换辊支架上;
c、拆卸压下油缸上与轧机机架之间相连接的的紧固螺栓、螺母;
d、利用换辊油缸推动换辊支架,进而使换辊支架上的托架同步运动并到达被拆卸的压下油缸的正下方;
e、将天车的挂钩缓缓下落,使压下油缸平稳置于托架上;
f、将螺杆一端从压下油缸上拧松取出,并将螺杆吊起移开;
g、再次利用换辊油缸推动换辊支架,并将换辊支架推出机架牌坊,然后把压下油缸从托架上取走并进行检修和维护。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换辊支架是由两侧梁和连接两侧梁的横梁组成,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梁焊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
本发明的拆卸方法利用轧机上自带的换辊油缸来配合拆卸,一方面加速了拆卸过程,缩短了拆卸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为的频繁、长时间的移动油缸而造成油缸损伤的情况,非常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车;2-螺杆;3-压下油缸;4-托架;5-锁紧螺栓;6换辊支架;7-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该压下油缸3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在轧机7机架的顶部,轧机7上安装有用于更换上支撑辊的换辊支架6,换辊支架6位于轧机上的上、下支撑辊之间,换辊支架6固定安装在下支承辊两端的轴承座上,所述的换辊支架6连接有换辊油缸,该换辊油缸用于推动换辊支架进出机架牌坊,所述的拆卸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下油缸3上,所述螺杆2的另一端与天车1上的挂钩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根据压下油缸的重量或者现场实际操作情况,选用合适尺寸、性能的螺杆用于起吊压下油缸;
b、将一托架4通过锁紧螺栓5、垫圈和定位销固定在换辊支架6上,所述的换辊支架6是由两侧梁和连接两侧梁的横梁组成的焊接件;
c、拆卸压下油缸上与轧机机架之间相连接的的紧固螺栓、螺母;
d、利用换辊油缸推动换辊支架6,进而使换辊支架上的托架5同步运动并到达被拆卸的压下油缸3的正下方;
e、将天车1的挂钩缓缓下落,使压下油缸3平稳置于托架5上;所述托架5上可以设置防护层垫,能够避免压下油缸落放到托架上时的磕碰损伤;
f、将螺杆2一端从压下油缸3上拧松取出,并将螺杆吊起移开;
g、再次利用换辊油缸推动换辊支架6,并将换辊支架推出机架牌坊,然后把压下油缸3从托架5上取走并进行检修和维护。
另外,往轧机上安装压下油缸的操作过程与上述拆卸压下油缸的过程相逆,故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风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CT机的底部支撑部件、转盘和CT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