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8922.3 | 申请日: | 2013-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江文;王伊凡;李生红;陈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数据 存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HBase分布式存储系统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基于列的存储,并通过MySQL元数据库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登记管理,最后对数据访问层进行统一配置,使得基于该数据库的应用都能使用统一的数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系统前端将需要存储的数据送入数据存储系统;
(2)在步骤(1)所述数据存储系统采用HBase技术搭建的异构存储集群中,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指定存储列簇;
(3)MySQL元数据库对不同类型的存储数据进行进行登记,通过注册服务器向MySQL元数据库中登记数据信息,在将数据存储在步骤(2)中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前,会对接收的数据标识信息和元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验证,没有登记过的实体所发送的数据将直接丢弃;
(4)在数据访问层,对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统一解析,不同的数据访问请求会路由到不同的数据库中;
(5)所有的物联网应用均通过步骤(4)所述的统一的数据接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HBase技术搭建起大规模存储集群,采用HBase对列簇处理机制,基于HBase客户端API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内存映射文件机制,保证大文件的存储和读取,通过内存映射文件保留一个地址空间的区域,同时将物理存储器提交给此区域;使用内存映射文件时,不必再对文件执行I/O操作,所有的文件缓存操作均由系统直接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数据信息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保证数据访问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接口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容量扩展模块、大文件存储模块、冗余存储模块共五个模块组成,其中:
接口模块:该模块对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统一解析,接收规定的统一查询和反馈数据类型;
数据存储模块:利用HBase技术搭建起大规模存储集群,将数据存入HBase的指定列簇;
容量扩展模块:同一列簇在同一个表区中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中;
大文件存储模块:通过内存映射文件保留地址空间的区域,同时将物理存储器提交给此区域;
冗余存储模块: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整体系统的容错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预定义了统一数据模型,用于访问和管理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源,所有不同的数据源都会实现所定义的抽象接口,实现数据提供层与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松耦合;不同格式的数据,在数据访问层按照统一的标准读取和解析,实现了数据访问接口的统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存储模块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使整体系统的容错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同时,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使得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上层应用不受限于下层存储系统的实现,实现系统的解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9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