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茴香精油与混合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98679.5 | 申请日: | 201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3 | 分类号: | A61K36/23;A61K47/40;A61P1/00;A61P29/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茴香 精油 混合 环糊精 包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茴香精油与混合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茴香,是一种伞形科植物,常作为重要的香料。茴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茴香精油,通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小茴香的果实中提取的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者结晶。茴香精油具有茴香特殊的香气,不仅有健胃、行气、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等功效,还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因此被广泛的用于牙膏香精以及药物、饮料、食品的增香剂等。
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茴香醚、和茴香酮,茴香醚分子式为C7H8O,分子量为108.4,占50%~60%,茴香酮的分子式为C10H16O,分子量为152.23.这两种成分均难溶于水,茴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1.6g/L(20℃)。此外茴香精油具有强挥发性,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它在制剂及储存、运输的不便。
环糊精是环糊精转葡萄糖基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由六个以上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链接的环状寡聚糖,分别由六个、七个和八个葡萄糖分子构成,是相对柔性的分子。环糊精具有十分独特的空间结构—分子成锥柱状或圆锥状花环,有许多可旋转的键和羟基,内有一个空腔,空腔具有独特的包合功能,能与许多种物质形成包合结合物,所以环糊精作为良好的稳定剂、乳化剂、矫味剂、除味剂、抗氧剂已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国内虽然有利用β-环状糊精解决茴香精油上述提到的这些缺陷,但是由于茴香精油中的主要成分茴香醚的分子量是108.4,分子较小,不适合β-环状糊精,而较适合α-环状糊精。茴香酮分子量为152.23,更适合于β-环状糊精,所以我们采用混合环状糊精(α-环糊精和β-环糊精配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茴香精油包合物稳定性的茴香精油混合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茴香精油与混合环糊精的包合物。所述包合物由9-12份的混合环糊精,1-2份的茴香精油(除有特别指定外,本申请中的配比、份数均以重量为基准计算)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包合物由9份的混合环糊精,1份的茴香精油制备而成。
所述混合环糊精指α-环糊精和β-环糊精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混合环糊精由4-8份α-环糊精和3-6份β-环糊精组成,最佳的,所述混合环糊精由5份α-环糊精和4份β-环糊精组成。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茴香精油与混合环糊精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1)取9-12份混合环糊精与70-80份纯水混合,加热至70-80℃溶解,冷却至50-60℃得到混合环状糊精饱和溶液;
(2)将1-2份茴香精油缓慢加入到上述的混合环状糊精水溶液中,用剪切机高速搅拌进行边包合边降温至室温,包合时间为40-60分钟,包合完成后在室温下贮存于带搅拌的贮罐中防止沉淀产生;
(3)将包合物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茴香精油包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α-环糊精和β-环糊精的混合物取代了β-环糊精对茴香精油进行包合,提高了包合率,增加了溶解度和稳定性。
(2)将茴香精油与混合环糊精在纯水中进行包合,不需要引入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乙醇;在当前在食品药品中严格控制有机溶剂残留的大环境下,不使用有机溶剂的生产工艺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
(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生产条件易于控制,包合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α-环糊精与β-环糊精最佳配比的确定
选择α-环糊精与β-环糊精两种不同的配比,经过多次实验,将含有不同比例的混合环糊精在相同的温度、包合时间下进行包合,根据包合率的高低选择α-环糊精与β-环糊精两者最佳的配比。通过实验得出表格1中的数据:
表1α-环糊精与β-环糊精最佳配比确定表
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按重量计当混合环糊精由5份α-环糊精和4份β-环糊精组成时,茴香精油的包合率最高。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